?【商城眾網訊】4月28日晚間,青島海爾對外披露了2015年年度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97.48億元,同比降低7.4%(考慮到章丘電機、特種電器等影響還原后,同比降低4.5%);凈利潤43.01億元,同比下降19%。同時,公司披露的2016年一季報顯示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實現222.37億元,凈利潤實現15.97億元,同比增長48.1%。
面對全球白電市場整體呈現下滑態勢,加之行業增長驅動因素由銷量增長轉變為與消費升級結合的結構提升,青島海爾在2015年進行了主動調整。具體來說,公司在產品結構上向高端化和差異化發展,能接入互聯網的網器數量大幅增加,并在其上大力拓展智慧生活生態圈,引進微軟、寶潔等合伙伙伴;渠道方面,在多重因素導致行業整體經銷商進貨意愿下滑的情況下,公司也不向經銷商壓貨;同時,在建設互聯工廠、幫助供應商從零部件供應商轉變為模塊化定制參與設計等方面增強供應鏈競爭能力。
公司的積極調整帶來了明顯的積極效果,年報顯示,公司中高端產品在2015年實現快速增長,其中,定位中高端的卡薩帝品牌收入增速達到27%,在多個細分品類中市場份額均居領先地位。中高端產品的快速增長也帶動公司毛利率提升。
年報中另一大引人注目的則是海爾在互聯網轉型方面的進展。在2013年發布U+智慧生活平臺之后,2015年網器銷售額超100億,同比增長169%。海爾優家APP自15年4月份正式上線后,累計用戶數超過1000萬,活躍用戶數超百萬。
同時,基于U+的七大生態圈落地也推動公司在場景生態經濟方面的探索。而海爾的商業模式也從單純硬件銷售向“網器+應用+服務+平臺”模式的轉型。類似的還有空氣、洗護、用水等生態圈。2015年,來自生態圈的收入同比增長超過600%。
此外,在互聯網定制方面,海爾定制化產品數量呈高速增長態勢,2015年定制化產品訂單量累計達到15萬臺,16年一季度單季度就達到13.3萬臺的訂單量,而這背后的支撐就是海爾已有的7家互聯工廠及整個供應鏈體系,實現用戶定制需求和定制過程的全流程可視化。
對于投資者關心的未來增長問題,海爾在年報中給出了三位一體本土化前提下的全球化、結構升級和互聯網增長三大動力因素。
繼2015年收購集團海外白電業務之后,青島海爾又在2016年初整合GE家電業務。預計在收購完成后,GE與海爾將在收入、成本、技術等多個方面產生協同,并逐步釋放。
未來居民消費升級帶來的中高端產品的增長仍將持續。生態圈和互聯工廠定制雖然目前貢獻仍不大,但增長迅速,從長遠角度來看,將是未來業績增長的重要動力。“卡薩帝已經在中高端方面占據很好的優勢位置,最近幾年就會帶來良好回報,”海爾內部人士對未來頗有信心,“智慧家居及生態圈尚未到爆發期,但肯定是未來方向,爆發時我們毫無疑問是領先的,因此公司蓄勢待發,未來可期”。
(轉載至網絡,僅作為相關資訊的傳播普及目的,如果原作者發現內容的使用不符合本人意愿,請聯系本站作者或客服,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單付款后十分鐘內,您可以在商城眾網的個人中心查看訂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