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的“井噴式”發展,在給消費者帶來種種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重重隱患。與傳統的消費市場相比,微商營銷門檻低、自由度高、流動性大,無需注冊公司或實名認證,一年上千億元的交易額,卻沒有相關制約性法律法規與之匹配,這讓微商營銷游走在監管邊緣,市場亂象頻出。下一步,微商將如何發展呢?
你是否曾經被“殺熟”?
朋友圈里的交易多數是靠人情關系成交,也就是常說的“殺熟”。然而,“熟人”向你推銷的商品,就一定是真的嗎?不少消費者表示,在向熟人買了假貨后,因為不好意思找對方評理,只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日前,網友王先生通過朋友圈向他朋友的表哥買了一臺港版iPhone6手機,約定4000元成交。付款后,他很快就收到了手機,但拆開一看卻傻眼了—系統不對,外觀與官網不一致,明顯就是假冒偽劣產品。等他聯系“表哥”要求退貨時,“表哥”最初不承認是自己出售的手機,最后直接擺出“我就是不退貨,你走法律途徑”的架勢。找朋友交涉,朋友一句“那是我遠房表哥,平常少有聯系,這個問題需要你們雙方溝通”,就把王先生打發了。因為沒有證據和經營者的詳細信息,王先生申訴到消協也無法維權。
省消協投訴部主任段建平解釋,根據規定,消協接受投訴必須具備購物憑證、被訴方、投訴方、受損害結果四大要素,雙方私下之間的交易很難通過消協維權,而通過微商購買商品絕大多數是沒有購物憑證的,而且微信聊天記錄也不能作為直接證據來認定買賣事實。因此提醒消費者:購買物品一定要索取購物憑證,否則一旦發生交易糾紛,將面臨維權難的問題。
買真貨,是門技術活
“親,您放心,我們家東西絕對是專柜正品,不但提供專柜小票,還支持專柜驗貨!”您在購買微商產品也許時常遇到這樣的保證,可這樣就能買到真貨嗎?做奢侈品代購兩年多的麗女士道出了實情:首先,專柜小票只需買一臺打票機器就可以打了,而且想怎么打都可以?!爸С謱9耱炟洝备菬o稽之談,當你帶著商品到專柜,你會發現,許多專柜并不提供驗貨服務。
麗女士建議,購買大宗商品和奢侈品時,務必要求商家提供機打發票;無法提供的,十有八九是假冒偽劣產品。因為機打發票,只要你要求,商場專柜都會提供,代購店家是無法造假的,而且索要機打發票除了能夠確認購買商品的來源是專柜外,還能作為維權憑證。
為了取得消費者的信任,微商大多會在朋友圈曬圖,比如快遞單據、商家與消費者的微信對話截圖、國外某某商場的現場圖、產品圖,甚至自拍照。那么,這些是否可信?
據一位微商透露,快遞單據、商場現場圖、產品圖……這些在網上和貼吧就可以下載。至于商家與消費者的微信對話截圖,只需要一款“微信對話生成器”,想要什么樣的對話,都能輕松生成。
立法空白,維權有點難
微商營銷是近年出現的銷售新模式,立法相對滯后,目前尚無法律法規直接進行規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4條規定,“消費者通過網絡交易平臺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要求賠償”。但朋友圈里的交易屬于雙方私下交易,并不適用此條款。
另外,微信沒有公開的商業監督,商家缺乏有效的約束和資質認證,多數商家沒有固定的經營場所,在維權時無法追溯源頭,工商管理部門也無法介入處理,一旦發生糾紛,市民只能通過民事訴訟解決,同時需要市民提供相應證據,難度較大。
令人欣喜的是,微信團隊日前曾表示,計劃于近期上線品牌維權平臺及商標權利人申請接入入口,幫助品牌商維權,同時也幫助消費者鑒別商品真偽,打擊在微信上售假的行為。同時,微信網友在朋友圈買到假貨或者其他權益被侵犯,都可以點開賣家的個人資料,點擊“舉報”選項,然后進入“選擇原因”界面,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舉報的類型。
事實上,今年2月中旬,微信公眾平臺就發布了關于整頓非法分銷模式行為的公告,具有欺詐等非法性質的賬號將被永久封號,這是微信官方對微商亂象動刀的重要舉措。
(轉載至網絡,僅作為相關資訊的傳播普及目的,如果原作者發現內容的使用不符合本人意愿,請聯系本站作者或客服,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單付款后十分鐘內,您可以在商城眾網的個人中心查看訂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