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下才有真用戶
讀者、受眾和客戶等概念是互聯網出現之前的概念,在傳統環境下,由于沒有相應的技術或者成本太高,導致不能跟蹤和分析讀者、受眾和客戶的數據、偏好和需求,難以真正了解、分析和洞察他們,自然也難以利用他們的需求來實現自身的商業價值。
而在互聯網環境下,在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的推動下,現代企業就能夠通過互聯網低成本、高效率地搜集每一個用戶的各類數據,進而利用大數據技術科學而又高效地分析每一個用戶的收入情況、消費偏好等,最后為每一個用戶提供真正滿足他們需求的產品。
用戶與讀者、受眾和客戶之間的本質區別就在于企業是否能夠真正了解其每一個用戶的各方面數據和真實需求,顯然這在傳統環境下是根本不可能的,而只有在互聯網時代下才真正能夠實現。至于讀者、觀眾和用戶之間的區別,瑞安日報社總經理給出了形象的比喻:讀者:這個美女,你只是欣賞品味,遠觀而不褻瀆;受眾:這個美女,她只是被動接受你的威力;用戶:恭喜你,你成為了她的用戶,你倆互動很嗨,深入淺出,江湖人稱“婦女之友”原來就是你呀!
從這個意義上說,用戶必須是基于大量數據的,也必須是在線的,也必須是了解到切實需求的!
傳統企業并沒有真用戶
從嚴格意義上說,傳統企業由于并不真正掌握消費者的真實數據,這就決定了傳統企業并沒有真用戶。
對于報紙來說,雖然有數以十萬計的讀者,但是報社并不真正掌握每一個讀者的家庭狀況、收入狀況、消費偏好和潛在需求,這些讀者自然也不是報社的真正用戶。當您的讀者從您對面走過時,您依然不知道他是誰?他是不是您的讀者?可悲之處就在于,對面相逢不相識。
對于電視甚至收費電視網絡,雖然也有數以千萬計的觀眾或受眾,但他們依然不知道每一個觀眾或者受眾的真實數據,即使相逢也依然是形同陌路!
對于傳統企業來說,也依然是這樣!
如何有效地積累起用戶?
由于傳統企業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用戶,必然導致其商業價值大幅度降低,這也是互聯網公司對傳統企業造成巨大沖擊的根本原因,這就要求傳統企業積極轉型,真正沉淀和積累起有效的用戶。
一方面,應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來積累用戶全面的、大量的數據,核心在于數據的質和頻率,唯有高頻和大量的數據才能夠全面分析用戶的真實需求。
另一方面,科學利用大數據技術來對用戶進行畫像,進而有效地了解用戶的真實需求。
最后,實現自身產品與用戶需求的智能匹配,好的產品能夠留下來成為自身的用戶,并保持較高的用戶黏度,進而高效地沉淀用戶。
(轉載至網絡,僅作為相關資訊的傳播普及目的,如果原作者發現內容的使用不符合本人意愿,請聯系本站作者或客服,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單付款后十分鐘內,您可以在商城眾網的個人中心查看訂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