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也真的是蠻拼的。作為韓束化妝品公司副總裁,陳育新曾在公司內部力排眾議讓韓束開辟微商渠道;很快,他對抗的就不僅僅是公司內部團隊,還有媒體、電商界,甚至整個零售行業。
鋪天蓋地的微商丑聞、零售行業的不認可、消費者的不信任,讓微商近期的聲譽和形象幾乎跌倒最低。一直處于風口浪尖的韓束更是被媒體盯得緊緊的。今天,陳育新終于按捺不住,在北京舉辦了一場發布會,向媒體闡述自己的“微商觀”。
但一場發布會并不足以讓所有人信服,那些習慣了傳統商業邏輯、反對多級代理、厭惡朋友圈營銷的傳統電商經理人,對陳育新和他的“韓束+”仍然頗有微詞。比如云杉,這個對微商非常不屑的電商經理人,堅信所謂的微商傳奇都是扯淡吹牛。帶著囂張和不服,他們開始你來我往的交鋒:從舌戰到商戰、從臺前到幕后。
(圖:4月26號,陳育新與云杉同臺對壘)
臺上:鎧甲和軟肋
時間回到4月26號,上海自貿區的跨境電商峰會微商分論壇上,陳育新和云杉將在200個觀眾面前現場對壘。
“云杉又不猛,他還沒拔劍,我就已經贏了。”上臺前,陳育新這樣嘀咕。而云杉上臺后的第一句話是:“我是抱著百分之百會贏的把握跟他(指陳育新)打賭的,當初以為說說就過了,沒想到他還真要賭。我就好奇了,他對微商的信心到底來自哪里?”
這場對壘的起源是從3月8號開始的,陳育新首次在一千多人(億邦微商產業峰會現場)面前放下狠話:誰要是能通過傳統電商渠道賣貨超過他的微商渠道,就送對方500萬。在很多人看來,這只是搏眼球的一個噱頭,卻沒想到真的殺出個踢館的。而踢館的人,正是云杉。87年的小伙子,卻已經算是個“老電商人”,06年(當時19歲,大一)就開始做電商,開淘寶店、玩ebay,操盤過Nike、Adidas、HELLOKITTY、Snoopy等數十個國際知名品牌的電商業務。
(圖:韓束在億邦微商產業峰會上擺出五百萬現金,非常高調)
從某些方面看,這二人存在不少共性:80后,思維活躍,都是電商飛速發展的見證者和實踐者,多年的從業經驗讓他們都極度自信甚至自負。在對于微商的態度上,他們有堅信自己判斷的“鎧甲”。
云杉的觀點處處體現著一個資深電商操盤手的老到,他思路清晰,有精細微妙的商品布局,有絲絲入扣的數據分析;而在陳育新的微商字典里,沒有關聯銷售、沒有SEO、更沒有直通車,“所有講流量、SEO的都是電商思維,微商思維是不需要這些概念的。”
云杉稱微商經理人工資不高,陳育新放言自己團隊中年薪百萬的有20個。云杉調侃微商代理“含著淚也要把賣不完的面膜敷完”,陳育新則笑著回應:哪怕是自己敷了也不虧本,“天貓買一套(面膜)的錢(通過微商代理渠道)能買兩套?!?br/>云杉質疑微商沒有品牌價值,陳育新反駁稱電商都很難打造品牌,微商剛剛出現一兩年,目前能承擔的角色是銷售渠道,要求品牌沉淀毫無道理。不過,針鋒相對的兩人,卻也無法說服彼此的“軟肋”。缺乏終端消費者數據沉淀是陳育新現階段不得不承認的微商軟肋。他可以很自信對代理商們了如指掌,卻很難確定商品是不是真正流轉到消費者手中,流向了哪些消費者。“這個渠道發展太快了,數據化的步伐還沒有跟上,但我相信很快會有?!标愑轮荒苓@樣解釋。而云杉難以回答的質疑是“淘寶還有多少賣家賺錢”。陳育新在現場放話韓束的代理“100%賺錢”,而云杉只能肯定自己是賺錢的。
臺下:躺著收錢 與苦逼賺錢
北京大望路,擁擠的辦公室,永遠是一副熱火朝天的架勢,“主要是處理合同和收款”,陳育新說。他辦公室里,窗子很大,桌子很大,沙發很大,但仍然顯得擁擠,“一撥又一撥的人,都是想錢想瘋了的人,各種合作”,陳育新又笑,這次多了個道具,手上點了一支江湖上失傳已久的“圓球牌”香煙。打個招呼以后,幾個副手就窩在這一個辦公室里埋頭刷手機,不停的回復各種代理商的問題,比如怎么付款、怎么收款。而廈門、深圳兩地跑的云杉顯得更加“苦逼”,他笑言95%的電商是每天都要加班的。作為決策者,云杉對品牌、渠道、供應鏈、商品等面面俱到地關注。每天一大早要關注的是全網百度指數和數據魔方排行,然后是競爭品類的數據匯總。除此之外,商品供銷情況、網頁點擊熱度、推廣活動數據……都是一個電商經理人需要過問的基本數據。
(圖:1987年出生的云杉,大一就開始倒騰淘寶和ebay了。)
當然,除此之外,云杉還得奔波于各個平臺商的商家會議,北京的京東、杭州的天貓、廣州的唯品會……平臺化時代的電商,商家了解平臺政策、獲得平臺資源至關重要。而微商似乎沒這些勞苦。不需要入駐什么平臺、也不需要關注自己在平臺里排在什么位置。從這角度來看,做微商的陳育新幾乎是在“躺著收錢”,而做淘寶天貓的云杉則更加“費腦費心”。二者背后的模式究竟差異在哪兒?
我們從各方渠道了解了韓束微商的一些細節:1、為微商專供4款產品,包括三款韓束母品牌產品,一款韓束子品牌“一葉子”的產品,都與韓束線下渠道、電商渠道嚴格區隔開;2、微商代理的拿貨價格能比天貓零售價低100~400元;3、微商加盟門檻(即首批拿貨規模)在900元~1050元左右。有閑暇時間、想賺外快是很多微商代理商的共同特點,韓束代理商自然也不例外。一位四川南充的化妝品微商告訴億邦動力網,其本職工作是南充某師范學校的教師,工資并不高,所以希望利用閑暇時間賺點閑錢。微商生意時好時壞,但每月的最低收入都能超過其在學校的工資。
那么,面膜最終賣給誰了?陳育新不清楚,這也不是他目前的業務重心?,F階段他要做的是把渠道鋪開,建立一個反應靈敏、培訓有素的代理隊伍。這一模式能夠保證一款產品出來后,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滲透下去,某個程度上,韓束微商目前更加類似B2B的批發模式,相比零售,自然是更加簡單粗暴、來錢快。
誰能贏得“民心”?
兩人爭論正酣,行內人怎么看?在4月26號的辯論現場,陳育新的演講和現場辯論贏得了不少掌聲。但這并不代表所有人都被他征服。億邦動力網做了三次現場“民意調查”。第一次調查,在陳育新和云杉分別演講結束之后,贊成微商能夠顛覆電商的人數占比僅在10%左右;第二次調查,在陳育新和云杉互相質疑、觀點交鋒之后,支持陳育新的人數占比有所提高,但也僅在15%左右。
有意思的是,第三次調查,拋開對微商未來的判斷,僅針對二人賭局誰輸誰贏的話題上,卻有近40%的人認為陳育新會贏。也就是說,有部分人不看好微商未來,但卻相信其賣貨能力會超過傳統電商。這代表了不少業內人士對代理式微商的曖昧態度,他們鄙視微商代理的暴力刷屏,但也承認其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銷售渠道?!氨┝Α⒂行А!币晃黄放粕涛⑸坛遣俦P手這樣評價代理模式的微商,盡管他并不屑于嘗試該模式。
據了解,目前微商行業大體存在3種模式的從業者:一是“微店派”,大多是有一定貨源或者代理貨源的個體戶,通過手機開店軟件快速開店;二是“多級代理派”,在層級代理、利潤分攤模式基礎上搭建起一個“人肉分銷渠道”,不使用店鋪管理軟件、頻繁發產品圖、宣傳文案是其典型標志;三是”微商城派”,這類商戶通常規模更大,有一定品牌基礎,開通了微信公眾號,借助有贊、微盟等服務商搭建B2C式微信商城。而在這三種模式中,“微店派”和“代理派”屬于C2C螞蟻雄軍型,單個的商戶都很小,湊在一起卻有不容忽視的力量,而“微商城派”通常是自認格調更高的B2C,卻不免缺乏一定群眾基礎,若運營不夠得當,常陷入自娛自樂狀態。未來哪種模式會成功?現在幾乎沒有公認的答案。但三者之間的融合互通趨勢也在顯現:一開始不采用任何開店系統的韓束,正在自己開發一套系統,抓取終端消費者數據;而不少開通了微商城的品牌商,也躍躍欲試想嘗試一下分級代理的味道。
到底誰是未來的時間點? 或許,在這三種模式真正角逐出結果之后,才是我們下判斷的時候吧!
(轉載至網絡,僅作為相關資訊的傳播普及目的,如果原作者發現內容的使用不符合本人意愿,請聯系本站作者或客服,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單付款后十分鐘內,您可以在商城眾網的個人中心查看訂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