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眾網訊】日前,樂視控股的高層們忙得不亦樂乎。除了對外公布“919樂迷節”全生態總銷售額突破49.7億元這一喜人數據之外,幾位高管還集體出動接受媒體采訪,對外宣布樂視超級汽車融資10.8億美元,以及研發進度等。這些應接不暇的消息,淹沒了本該受到更多關注的樂視電視提價。
9月18日樂視在其官方網站上宣布,將大部分超級電視售價上調100-200元人民幣。隨后樂視致新高層解釋,公司漲價是受電視重要部件——電視面板價格上漲的推動。面板漲價早已不是新聞。據行業研究機構前瞻網數據顯示,2016年3月電視面板價格已開始觸底反彈。7月,40英寸電視面板的價格從3月份的86美元上漲至94美元(漲幅約54元人民幣),漲幅約9.4%;9月電視面板報價再次上漲,32寸、40寸/43寸等主流尺寸面板再調漲8-10美元。
面板廠營收的增長也反應了面板價格持續上漲這一事實。面板制造商如友達(2409.TW)、華映(2475.TW)、彩晶(6116.TW)等8月營收分別為289.54億新臺幣、34.4億新臺幣、22.73億新臺幣,環比分別上漲7.9%、8.7%和24.9%。而針對漲價,不少硬件生產企業也使出了渾身解數來化解這一難題。
9月12日,TCL(000100.SZ)發布公告稱子公司華星光電與深圳重大產業發展基金、三星顯示簽署了合資經營合同,擬將11代線項目公司注冊資本增至215億元,并簽署了合資經營合同。G11項目重在大尺寸液晶顯示屏產能布局。
生產者對外投資自行生產面板,囤貨則成了不少經銷商的選擇。一位彩電行業從業人員表示,不少經銷商早在6月就已聞風囤貨。“但對終端消費者不敢漲價,現在價格戰太可怕,一漲價基本就沒賣的了,利潤低得可怕。”
不過,樂視致新從來都是不走尋常路的。就在其他傳統廠商大打價格戰之時,它還逆勢提價了。
樂視控股旗下包括超級電視和超級手機在內的硬件的銷售是官網直營,而414、919等各種樂視生態日的活動也主要在其官網上進行。由于價格的統一性和自主性,給樂視終端的漲價帶來了底氣。此外更為重要的一點,是樂視硬件和軟件共同銷售所帶來的捆綁策略。界面新聞此前在分析樂視2016年半年報中指出,樂視的收入確認在終端銷售和會員收入分成中有些不解之謎。樂視的銷售以“生態圈”為噱頭,主打硬件和軟件并進捆綁的銷售策略。在此策略下,形成了“買會員送硬件”等烙上樂視印記的促銷活動,同時也成功地使樂視網2015年以及2016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分別同比增長了90%和125%。
雖說這一策略可以以量取勝擴大銷售額,但是并不改虧損的事實。需要明確的一點,生產樂視超級電視的樂視致新并非上市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樂視網直接持有其58.55%的股份。因此樂視致新的收入以及虧損會按持股比例計入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根據樂視網歷年來披露的年報以及半年報數據顯示,2015年每賣出一臺終端,都會使得上市公司虧損630元左右,到了2016年,虧損額收窄為589元,每臺銷售毛利率為-29%。
而樂視致新此次價格的上漲對于上市公司樂視網的業績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這次漲價,會是樂視終端扭虧為盈的標志么?
分析其數據,卻發現要扭虧依舊是個不小的難題。
資料顯示,樂視超級電視共擁有X系列、Max系列等5個系列,共計7種尺寸規格的產品。此次漲價主要針對第4代樂視超級電視的部分機型,在價格上進行100-200元的調整。由于系列眾多,主流價格也從1800-3000元不等,因此用整體銷售的價格來進行測算。
根據2015年年報和2016年半年報中公布的分業務收入和成本進行計算,2016年上半年每臺終端平均售價約為2097元,如果按照150元的上調中間價來計算,上漲幅度約為7.31%。而成本端,2016年上半年,樂視致新所銷售的每臺終端成本約為2641元,按主流尺寸9月以來上漲10美元計算,合計上漲人民幣約67元,樂視致新的成本將上升約2.54%。如此估算,樂視終端的每臺虧損額將由589元縮減至548元,而毛利率也由虧損28.7%收窄為虧損24.4%。雖然超級電視的售價漲幅超出成本漲幅,但依舊不改虧損的情況。
而這一估算也同樣符合樂視控股高層對外的表態。樂視致新總裁梁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不止一次地表示,樂視終端銷售一向是成本定價、負利定價,并將繼續以會員和廣告來補貼硬件,短期內終端盈利的可能性將很難實現。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示,樂視致新此次敢于漲價,更多地是顯出對于消費者會繼續“買單”的信心。“能夠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也是對于其品牌的一種肯定。”
樂視超級電視新的價格于9月20日開始實施。離開了“買會員送硬件”的銷售策略,會員是否會對持續上漲的終端繼續買單,現在還是個未知數。
(轉載至網絡,僅作為相關資訊的傳播普及目的,如果原作者發現內容的使用不符合本人意愿,請聯系本站作者或客服,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單付款后十分鐘內,您可以在商城眾網的個人中心查看訂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