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善心匯與金果緣簽約,劉力豪堅持用愛心創業,小愛心舉動吸引大善人幫助。
人民網貴陽1月9日電(王欽)創業四年來,雖歷經各種坎坷,但初心始終未變,每年從公司收入稅后利潤中,拿出3%幫助殘疾人或者困難人群,截至目前120余名殘疾人已實現就近就業,幫扶了300余戶核桃種植困難戶。
“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但困難只是暫時的,總有一天會被克服。”隨著貴州赫章核桃的聲名鵲起,貴州金果緣核桃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力豪創業之初,就給自己定下了一個目標:以后要保證附近的殘疾人和留守空巢老年人就業,幫助他們增加收入,減少貧困程度。
2012年,貴州金果緣核桃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后,劉力豪將3%稅后利潤惠于民寫進公司章程,通過吸納就業的形式帶動更多困難人群,長期參與到公司的發展中來,讓他們自力更生改變生活現狀,共同將核桃產業做大做強。
劉力豪告訴記者,核桃雖小,卻是大產業。核桃殼通過加工后,可以做成工藝品;核桃含油分比較高,可以壓榨核桃油;核桃渣可以做成核桃乳;核桃里面的隔膜可以作中藥材使用。種好核桃這棵樹,不僅可以將核桃產業鏈“吃干榨盡” ,還能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我們要依靠核桃這棵樹,力爭在2017年幫助5000余名殘疾人和困難群眾,達到年收入6000元以上的目標。”提起核桃,劉力豪認為,核桃全身都是寶,種植核桃能夠帶來大收益,發展核桃產業將是實實在在的富民行動。
小小一核桃,下活一盤棋,這對劉力豪而言,并不夸張。劉力豪是赫章縣野馬川鎮石板村人,自幼家境比較貧寒,念完初中后,19歲時選擇當兵。1996年,劉力豪退伍后,回到赫章縣政府辦,成了一名工勤人員。2012年,他決定到市場上闖一闖、搏一搏,瞄準了核桃產業“商機”。
從此,劉力豪便與核桃結下了“不解之緣”。劉力豪充分利用赫章核桃遠近聞名的優勢,打造集生產核桃油、核桃粉、核桃工藝品、核桃乳等產品為一體的深加工產業,著力下好核桃產業這盤棋。如今,貴州金果緣核桃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產品已銷售到北京、上海、海南等地,并初步建成貴陽、西安、廣州等國內銷售網點。
“每年公司從農民手中收購核桃,按價格‘就高不就低’的方式,定價在10―20元之間,盡可能增加農民收入。”雖然企業目前并未盈利,還遇到許多磕磕碰碰,甚至在2016年處于瀕臨破產的邊緣,但劉力豪從未忘記過社會擔當,在保障農民收入的同時,積極尋求社會資金幫助,助力企業走出困境。
2016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劉力豪遇到了善心匯,善心匯創始人張天明了解到金果緣的困境后,實地到公司進行了考察,后撥付1000萬元資金,使金果緣順利渡過難關,正常運轉,并在金果緣解決了50余名殘疾人和空巣老人的就業問題。
創業之路是艱辛的,不過四年來,劉力豪先后獲得了“畢節市首屆返鄉農民工創業之星”、“貴州省首屆返鄉農民工創業之星”等榮譽。貴州金果緣核桃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被認定為第十二批農業產業化經營市級重點龍頭企業,產品被選送2013中國(貴州)國際民族民間工藝品?文化產品博覽會精品展。
“每個人都有人生目標,我的第一目標是當兵,19歲時實現了;第二目標是通過企業發展幫助更多人脫貧,如今正在逐漸實現。”在善心匯的幫助下,劉力豪充滿了更多自信和期待,不僅要讓企業做大做強,還要帶領更多殘疾人和空巢老年人走上脫貧致富路。
(轉載至網絡,僅作為相關資訊的傳播普及目的,如果原作者發現內容的使用不符合本人意愿,請聯系本站作者或客服,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單付款后十分鐘內,您可以在商城眾網的個人中心查看訂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