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是一個創業者很少會主動關注的冷門行業。
但相比餐飲O2O這類與人們生活直接相關的熱門領域,化工行業每天的成交額遠不在同一個數量級上。大額交易、關注度很少、市場還是一片藍海,這些因素意味著這個領域有更大的潛力可以挖掘。
雖然做B2B電商平臺已經有了阿里巴巴這樣的巨頭,但在找鋼網興起后,很多人看到了垂直細分的B2B平臺在阿里巴巴這種傳統標準化運作模式之外的發展可能。因為垂直屬性能夠帶來更深入的服務和更高效的撮合,對于交易過程更加復雜的行業無疑是一種更好的解決方案。而這些交易過程中的深度服務是阿里巴巴這樣的大平臺很難提供的。
那化工和鋼鐵一樣適用于找鋼網這種模式嗎?
目前化工行業的一些發展現狀:
在國內,做得比較大的化工企業大概有40萬家,行業總值在14萬億左右;
化工行業交易中“供大于求”的現象非常嚴重,同時比較容易受經濟下行影響;
在整個行業鏈條上,化工業主要分為三層結構:上游工廠(三桶油、地方煉廠、國外煉廠等)、貿易商(總代、省級、地區級)和下游工廠(化學建材、化纖、塑料、農業物資、日用化學),交易過程比較復雜;
綜合這些因素可以看出,化工和鋼鐵類似,互聯網有很大的改造空間。
化塑匯就是一家專注于化工交易的B2B平臺。這個B2B平臺會提供IT化的交易信息,供買賣雙方進行快速檢索,同時還會有專門的交易員提供貿易流程中更深入的人工撮合促成交易。除了信息這塊,化塑匯也從物流、資金流、化工技術這幾個方面進行生態上的補足,比如,他們會為買賣雙方提供倉儲、物流、供應鏈金融等配套服務。
在具體做法上,化塑匯在早期選擇先聚焦自己的業務線、尋找突破點。在所有化工產品里,他們只做五大類里面的100個SKU,把品類集中在了苯乙烯、乙二醇、二甘醇以及PE膜料等大宗產品上,再針對每個品類成立專門的團隊提供一對一的人工撮合服務。
選擇產品的切入點之后,化塑匯把自己的主戰場聚焦在了上海。國內40萬家的化工企業有60%集中在了江浙地區,上海及周邊的化工市場則占據了全國化工交易的3成以上。化塑匯認為,立足于上海有助于自己對行業保持足夠的敏感度,從而更好的判斷市場走向。
隨著平臺的發展,在達到50%的重復購買力、并且把這一數據維持三個月之后,化塑匯覺得這一模式已經基本得到了市場的確認,因此他們選擇在這個時間節點上開始進行快速擴張。
具體的擴展方向主要有這么幾種:開拓更多的SKU,嘗試大宗化工、助劑、次大宗等品類;在寧波與常州開分公司,貼近市場;和幾十家物流企業進行合作,提供物流及倉儲方面的服務等。其中,助劑這塊品類他們選擇自己做自營,次大宗商品則還未正式開始做。而在接下來今年的這段時間里,化塑匯打算和銀行、保理公司等機構進行合作,讓整個交易過程形成閉環,以加高壁壘。
最后這一點很有意思。化塑匯提到,大宗商品和支付其實掛鉤得非常緊密,但目前市面上還沒有專門聚焦在化工業的P2P金融服務。因為要把化塑匯做成一個比較輕量級的平臺,他們可能會選擇和一些第三方進行金融方面的合作。
在盈利方式上,化塑匯并不打算從平臺交易里獲取利潤,而在物流、倉儲、金融等配套服務上他們則會收取一定的傭金,作為收入來源。其中金融這塊收的傭金會有很大的占比。
團隊方面,化塑匯目前有70多位員工,主要包括一些傳統化工業的專家和互聯網方面的人才,創始人智建鵬此前則是慧聰網化學事業群總經理,擁有化工貿易方面的經驗。
化塑匯在2014年8月網站上線以來,已經有3000多家化工企業進行注冊,目前的業績則穩定在每月20億左右的成交額。網站運營10個月至今,他們累積的成交額已經達到了70億。
此前化塑匯曾獲得險峰華興的500萬人民幣天使投資,以及北極光和SIG的600萬美金A輪融資。和化塑匯類似的公司還有快塑網、找塑料網等。
(轉載至網絡,僅作為相關資訊的傳播普及目的,如果原作者發現內容的使用不符合本人意愿,請聯系本站作者或客服,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單付款后十分鐘內,您可以在商城眾網的個人中心查看訂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