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商務部電子商務和信息司的相關負責人對媒體透露,今年中央政府將投資20億元,培育200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每個縣給予1000萬元。
自去年起,電商們的刷墻大戰就掀起了一輪輪的比拼高潮,農、縣城隨處可見各大電商的刷墻標語,他們用實際行動向外界傳達著一個信號:農村將成為電商紛爭的下一片藍海。
那么這片海到底有多“藍”呢?
據了解,目前全國涉農網站已經超過了3000個,全國農村網購規模在2014年達到了1800億元,預計2016年將達到4600億,中國農村電商消費市場潛力巨大。而作為電商的“始祖”,阿里巴巴自然不會錯過分食這塊巨大蛋糕的機會。
2014年10月,阿里巴巴集團啟動了針對農村的“千縣萬村農村淘寶計劃”,計劃在3年—5年內投資100億元,建立1000個縣級運營中心和10萬個村級服務站,將其電子商務的網絡覆蓋到全國1/3強的縣以及1/6的農村地區。簡單來說,村淘的核心就是用“五個一”即一個村莊中心點、一條專用網線、一臺電腦、一個超大屏幕、一幫經過培訓的技術人員,來幫助村民解決日常的購物需求問題。
經過8個多月的發展,農村淘寶宣布業務全面升級,迎來了2.0模式。相較于1.0的代購模式,2.0模式最大的特點是變“輕”了。在人員配置方面,2.0模式采用“村淘特種兵(店小二)+農村合伙人”的組合形式,一方面精簡店小二的數量,另一方面也讓社會上的每個人都參與到“村淘”的建設中來,形成萬眾創新、萬眾創業的社會新風貌。
人才回歸農村
陳重沁曾是一位獲得過4項吉尼斯世界紀錄的極限獨輪車手,在央視《吉尼斯中國之夜》中和德國高手魯茲同臺挑戰獨輪車過啤酒瓶,那天他騎行30.17米,刷新了世界紀錄。如今,他成為了一名“村淘”合伙人,在福建尤溪大坪村經營著農村淘寶服務站,為讓家鄉人民享受城鎮化生活而努力著。
陳重沁告訴記者:“我在外地打工將近20年,雖然有自己的業余愛好——獨輪車,還拿過4項吉尼斯世界紀錄,但是這么多年我始終有個夢想,那就是期待有一天能有自己的事業。”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網上看到農村淘寶正在招募年輕人回家創業,便毫不猶豫地從廈門回到了尤溪。
“能夠回家創業,并且和父母在一起,還有什么比這更好的呢?”
通過數次培訓和考核,陳重沁成為了家鄉大坪村的農村淘寶合伙人。他坦言,父母最初對自己放棄外地每月萬元的工資回家創業非常不理解,但隨著服務站越發地紅火,父母也越來越支持。
據陳重沁回憶,開業第一天剛好是村里傳統的集市,村民們對村淘服務站充滿了好奇。“可以在這里充話費嗎”、“金龍魚5升裝調和油多少錢”、“五羊本田5818型的油鋸有嗎”,前來咨詢的村民絡繹不絕。
“那天為村里人代購了3000多元的貨品,超出了我的預期。”陳重沁說,“雖然一個簡單的東西都需要花費大半個小時為他們解釋,但覺得特別充實、特別有成就感。有個80多歲的大爺買了一個影碟機,看到實物后覺得太小,怕質量不好想退貨。為了打消他的疑慮,我到他家里幫著安裝調試了一個多小時,大爺對實際效果非常滿意,還介紹了其他村民來選購。”
目前,像陳重沁這樣返鄉創業的人越來越多。一方面,“村淘”2.0的出現響應了國家關于大眾創業的號召,為那些敢于拼搏,勇于創新的村民提供了一個公開、公正的平臺。另一方面,“村淘”2.0也為城鄉一體化做出了一份貢獻。
從買手到賣手
從1.0的代購模式到2.0的合伙人模式,之所以發生這樣的改變,阿里巴巴農村淘寶事業部資深總監孫利軍告訴記者,在“村淘”項目剛起步時,大家都認為“村淘”做的就是代購,很多1.0版本的代購員大多數只把農村淘寶當成了副業,并沒有更多的時間學習和鉆研。但是,阿里巴巴要做的是智慧農村,是在中國的每一個角落建起生態服務中心,培養一批職業農民。這樣看來這些1.0代購員明顯缺乏成長性。
因此,孫利軍和他的團隊回到原點,重新開始了思考。他認為,1.0版本的代購模式只能培養出一批好買手,而不是好賣手。
“買手和賣手的區別在于,賣手會花大量的時間在互聯網上,創造出新的思維來幫助老百姓懂得如何科學地種植、售賣。正因為有想法,有創造力,這些賣手才有可能為農村帶來明天。舉個例子,白牛村之所以能夠成為全國最大的炒貨基地,不是因為他們的原料生產得多,而是因為他們把各地的材料收集到一起,加工后再賣出去。其中體現的就是思想,就是我們賦予農村合伙人的使命。”孫立軍說。
實現城鄉一體化和吸引更多的人才回歸,這是“村淘”2.0的實質內涵,也是“村淘”能帶給農村的未來價值。
其實,農村淘寶的意義就是解決兩件事情,第一,利用互聯網打通到鄉村的物流和信息通道,讓農民在家中零成本就可以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樣的生活便利;第二,創造更多的農村創業、就業機會,充分利用農村當地的媒體和各種宣傳手段營造回家創業的濃厚氛圍,搭建創業舞臺,提供創業扶植,讓更多年輕人返鄉扎根農村,從而解決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等農村民生問題。
據悉,為了實現以上兩個愿景,農村淘寶規劃了“四步走”戰略。一是建立“兩通道,一閉環”,解決農村基礎建設問題。“第一個通道是物流通道。”孫利軍表示,“表面上看,很多沿海的鄉鎮已經實現村村通物流,但這個物流實際上是現象物流,而不是我們所說的互聯網物流。所謂互聯網物流,應該是實時的、有速度的,點與點之間能夠迅速到達的。與現象物流相比,互聯網物流最大的優勢在于互聯網產生的集聚效應,而這個效應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打個比方,原來縣到村之間的物流成本可能是5元錢,但是一旦訂單達到一定數量,平攤到每一個訂單的成本就可以降低到2元錢,甚至更低。因此,“村淘”的解決辦法是,在縣里和村里分別建立一個倉庫,通過倉庫來承擔由縣到村的物流。”第二個通道是信息通道。孫利軍認為,互聯網不被使用就沒有價值,信息必須顯性化。因此,光為村里裝寬帶是遠遠不夠的。
“村淘”會在每個“村淘”點配置電腦和大屏幕,讓有效的價值能夠最大程度地得到使用。除了“兩通道”外,所謂的“一閉環”是安全的交易閉環。“村淘”1.0的時候,在支付寶的支持下,“村淘”為每個村服務站建立了1萬—3萬元的資金池,而2.0版本在原有的基礎上,推出了“村淘花唄掌柜金”,支持“村淘”合伙人代購以及之后的創業活動。從產品性質上來看,“花唄”是產品信用化的體現,合伙人利用“花唄”代買商品時不用自己墊付資金,只要在30天后還款就可以了。而這也是“村淘”2.0版本中,有利于合伙人資金周轉的重要舉措。
第二個戰略是“松土壤,建平臺”,吸引人才回歸,這也是真正實現城鄉一體化中最重要的一步。阿里巴巴希望,“村淘”合伙人可以把農村淘寶當成一份事業來做,合伙人們能夠運用自己的思考和創造力,真正服務好老百姓。同時阿里巴巴希望,政府能夠為年輕人搭建好平臺,歡迎年輕人回到農村,并且告訴他們農村的機會來了。
第三,建立生態服務中心,為農村打造生活和服務的綜合體。孫利軍說:“‘村淘’點絕不是買與賣的中心,而是融合涵蓋生活各個方面的生態服務中心。為此,農村淘寶將會聯合阿里17個事業部,包括小微金融、特色中國館、淘寶大學、阿里巴巴產業帶、阿里旅行等等,解決農村生活的方方面面,抱團服務老百姓。所謂生態,就是在服務站里一站式解決各種剛需,例如一個老奶奶想去上海看病,她可以在村淘服務站里訂票、掛號、訂房,只要拿上一張身份證就可以去上海。而這種體驗將馬上可以在‘村淘’服務站里實現。”
第四,完善農村電商平臺,為老百姓打造平臺。
目前,2.0版本的“村淘”合伙人模式已經通過各大渠道開始了招募,而1.0的代購員將會逐漸淘汰。
截至目前,阿里巴巴的“村淘”服務點已經涉足到了15個省份,所涉省市50%以上的縣域都已經報名。到阿里巴巴2015年財年年底,參與“村淘”的省份預計會增加到23個左右。而談到“村淘”入駐地區的選擇標準,孫利軍表示,政府意識當然是第一位。除此之外,今年阿里巴巴還會樹立農村淘寶的標桿,打造“村淘”黃埔軍校,從全國70%的地區選出5—10個突出縣域,樹立為典型。
據了解,短短幾個月時間,2.0合伙人中間已經傳來了不少好消息。“上個月有個收入不錯的合伙人已經通過農村淘寶賺了1.6萬元,還有20個合伙人收入超過5000元。這還僅僅是做消費品下行的生意,還沒有涉及上行。”孫利軍認為,這批合伙人就是未來的希望,他們的成功會吸引更多的人回到農村,加入建設。而人才回歸、梯隊建設,才是能夠在未來改變農村格局的真正紅利。
更多網絡資訊請關注商城眾網http://www.keepmyway.com/Webnews
(轉載至網絡,僅作為相關資訊的傳播普及目的,如果原作者發現內容的使用不符合本人意愿,請聯系本站作者或客服,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單付款后十分鐘內,您可以在商城眾網的個人中心查看訂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