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醫生,病人準備好了。”
“噓~讓她睡一會兒!”
從病房到門診,從門診到手術室,從手術室再回到辦公室,10個小時里不眠不休,診室、病房、手術室到處都是她的身影,就這樣來來回回在這幾個地方 “轉悠”……習慣聽到護士的呼喊聲立即坐起,不管有多么困,特別是冬天,雨天。就好像按下計算機的power鍵,進入程序……終有一天,她的“程序”崩塌了!
“她太累了,讓她瞇一會兒吧!”手術護士小曾說道。是啊,她真的太需要睡一覺了,早上查房之后,在上午9點準時進入手術室,最近經常到晚上7點、8點,她才能結束一天的手術,這將近十個小時中,她都要目不轉睛地盯著顯微鏡進行手術,精神高度集中,片刻不能放松。
“手術長的1個小時,短的10多分鐘,都是顯微手術,還要不斷地調焦、對焦,因為眼科手術非常精細,這就要求醫生必須注意力集中。”手術護士小曾說,十月份是白內障手術高峰期,每天她都要做30多臺手術,經常連續一整天沒辦法休息,只能趁我們術備間隙蹲在地上休息片刻。“還沒有出現過今天這樣的情況,以往聽到我的喊聲,她立馬就站起來了,可能是最近太累了!”
以往只在電視或網絡中看到一些醫生過勞死、醫生躺地上睡著……等類似新聞,并沒有太深的感觸,今天看到眼前這位醫生,剛從手術臺上下來,穿戴整齊,靠在墻邊的地上,連口罩都沒來得及摘下,雙手環抱著自己,蜷縮著打盹兒……感慨萬千之時,只想永遠留住這一刻,于是用手機記錄下來。因為,真誠的態度,真實的力量,往往能夠引發公眾的情感共鳴。
她是誰?她是一個9歲孩子的媽媽,她是一個普通的妻子,她更是一位醫者——成都華廈眼科醫院屈光中心主任、華西眼科博士鮑捷。一個又一個病人,一臺又一臺手術,醫生護士永遠都有忙不完的工作,身體累到極致時,逮到一點點休息機會,她就這樣睡著了……
“噓~讓她再睡會兒吧!”
編者手記:醫務人員不是機器人,他們也有休息、休假的權利。正是由于勞動權益保障設施的匱乏,讓醫務人員“睡一會兒”的利益訴求無處安放,最終艱辛又無奈地坐在地上打盹兒。在目前的醫療環境下,醫護人員有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但醫護人員與患者的關系應該是“我們對患者認真負責,患者充分信任我們,社會給與我們更多的理解”。希望這個世界多一些包容和理解,少一些批判和苛責!
(轉載至網絡,僅作為相關資訊的傳播普及目的,如果原作者發現內容的使用不符合本人意愿,請聯系本站作者或客服,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單付款后十分鐘內,您可以在商城眾網的個人中心查看訂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