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中服擴充行
繼今年3月豪擲15億收購中關村在線后,近日,慧聰網又提出1.2億元收購浙江中服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簡稱“中服科技”)80.38%股權的想法。
慧聰網方面表示,收購將首先支付4000萬元現金,其余8057萬元將通過股票進行償付。同時,中服科技作出承諾,公司將在完成收購后三年,每年分別實現1000萬元、1300萬元和1690萬元的稅后利潤目標。
“這兩次收購的共同點是兩者都是行業資訊類門戶網站。對于慧聰網來說,收購背后的意義是商業模式的擴充。”B2B行業分析人士劉維對新金融觀察記者表示。
慧聰網CEO郭江曾明確表示,此次收購不應被看作簡單收購一家垂直行業資訊媒體,而是要和中服科技開啟服裝行業B2B交易之門,另外也是為了推動慧聰B2B2.0交易戰略繼續推行。
中服科技于2001年成立,是一家服裝行業垂直門戶網站的運營商,旗下包括中國服裝網、壹服、時尚飾界、服裝加盟網、中國內衣網、童裝加盟網等多個網站。
此次慧聰網的收購包含了以上所有網站,這也意味著其獲得了服裝行業產業鏈上下游特別是上游生產商和貿易商的相關資源。
此前,慧聰網涉及的公司涵蓋了家電、汽車、化工、酒店用品、工程機械、安防、電子等產業。在收購中服科技完成后,服裝產業將被加入其中。
“在很多人看來慧聰網和阿里巴巴[微博]都是B2B,是一樣的,其實并不然。慧聰網是做媒體資訊起家的,阿里是做網絡起家,企業會員體系也起到很大作用。另外慧聰網主要針對工業行業公司,而阿里則以更快消的商品為主。這在我們這個行業里還不太明顯,在機械等行業尤為突出。”慧聰網一酒店產品供應商對新金融觀察記者表示。
由于早先的媒體和資訊經驗,近一年來其大手筆投入收購資訊類網站的原因也就不難解釋了。
長期以來,慧聰網客戶以中小企業為主,但這一點同時也成為慧聰網發展的限制因素之一。新模式的引入和行業的擴張將有助于其客戶群體結構的調整,逐漸轉為向大企業和中小企業同時提供服務。
而慧聰網也透露,此后還將繼續在B類電子商務、在線交易、金融領域中尋找投資機會,行業主要集中在消費品電商公司和工業品電商公司當中。
轉型至B2B2.0
“慧聰網的多起收購反映了慧聰網在踐行深耕行業垂直,進軍B2B2.0的整體戰略。”郭江說。
從2014年到2015年,是慧聰網轉型的重要兩年。這也是慧聰網的第二次轉型。
因同屬B2B行業,慧聰網常被拿來和阿里比較。事實上,從歷史來看,慧聰網的成立時間比阿里還要早7年。其創始之初的內容以商情資訊為主,2003年,慧聰網在香港創業板上市。
阿里巴巴對慧聰網來說是個后來者,但不久時間后就居其上了。2006年,因為網上信息業務和B2B外貿業務的雙重虧損,慧聰網陷入凈虧損9880萬元低谷。
這一低谷促使了其首次轉型——出售搜索業務、剝離電視廣告代理業務和全面轉型互聯網。此外還將慧聰研究院獨立出來,慧聰網此刻已調整成為一個純粹的B2B公司。自此,公司業績慢慢回升。
2014年,慧聰網在港交所由創業板轉至主板,公司營收9.66億元,凈利潤1.83億元。公司營收的84.1%來自于互聯網服務。
“雖然轉型B2B這步棋走對了,但至今慧聰網都有個業內共識的缺點——一個產品一個供應商,缺少同款產品的比較。慧聰網本身應該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才會在今年收購這兩家公司,特別是對中關村在線的收購,也許不久之后它的架構和頁面布局就會被參照到慧聰網上。”上述供應商說。
業內也認為,慧聰網對于中關村在線的收購,更大意義在于架構和執行團隊的收購,這為其近兩年來的轉型計劃打下了基礎。
相應的,資本市場也對這次收購給出了反應,收購后3個交易日內慧聰網股價連續上漲超過28%。
對于此次收購,B2B行業研究團隊托比網分析稱,C端電商往往只需要專注于交易服務,用戶采購決策信息可由其他媒體代為完成;而在B端,由于產品信息缺乏結構化,SKU缺乏標準化,提供商城服務的同時又提供媒體就會成為當下最合適的模式。
“不管是架構調整還是行業擴充,這些收購都是慧聰網轉型的一部分。往大了說,慧聰網是在試圖建立自己的閉環,包括線上線下、渠道供應鏈和資本等。一個簡單的例子,今年年初,慧聰上線了家電城,這就和慧聰網順德、余姚等線下的家電城是相呼應的。”劉維說。
據了解,在線上,慧聰網有買賣通、搜索產品、在線交易產品、網絡廣告服務、金融產品等,線下則包括了工商業目錄、黃頁目錄、行業品牌盛宴、防偽產品及服務等。
“B2B1.0收取的是信息廣告推廣費,阿里創造了這個模型,十幾年過去,這個產品該壽終正寢了。”郭江表示,“B2B2.0時代的盈利模式會轉向交易傭金、互聯網金融和配套服務等方面,涵蓋從平臺到自營到大品牌。”
(轉載至網絡,僅作為相關資訊的傳播普及目的,如果原作者發現內容的使用不符合本人意愿,請聯系本站作者或客服,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單付款后十分鐘內,您可以在商城眾網的個人中心查看訂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