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商城眾網了解,掛號網近日完成3億美元融資,這是目前移動醫療領域單筆最大額融資。與熱火朝天的互聯網醫療相比,對大多數人來說,醫院的掛號黃牛是個熟悉又陌生的名詞,我們都知道這個角色的存在,但是實際上與他們接觸的概率非常小。
按大多數人的理解,高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尤其是在移動互聯網醫療火熱發展的今天,這種原始的且不合理的灰色方式是應該最早被顛覆和革命掉的。但實際上,他們不僅沒有受到根本性的沖擊,反而利用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出了新的模式。
7月份,有家人查出了一種罕見的免疫力低下綜合癥,得病概率是十萬分之三,全球醫療界目前也沒有辦法定論該病癥的發病原因。由于病情復雜,市級醫院的醫生也只能進行初步的治療,擅長這個領域的專家都在北京。通過網上查找資料、找病友溝通、北京朋友協調,最后決定去北京治療。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專家一號難求的問題。于是,在這個過程中,有了和黃牛最密切的接觸和交流,也看到了一個灰色的階層在移動互聯網的蛻變和生存狀態。
有了醫療APP,為什么黃牛還能生存?
移動互聯網醫療是目前創業領域里最火熱、也是和我們生活最密切的領域之一。根據動脈網整理的資料顯示,從2010到2014年,中國互聯網醫療領域獲得融資的項目有95個,累積交易金額近10億美元,其中最高的投資金額達5.94億美元。從投資項目領域分布上,主要分布在三個領域:在線問診、預約掛號、運動減肥。涉及預約掛號的產品有11個。阿里騰訊百度平安等巨頭都扎堆進入。
現有的互聯網醫療掛號服務已經比較發達,全國性的以掛號網、華南地區的以就醫160為代表的APP已經具有一定規模,他們通過為病人提供醫療信息查詢、掛號、在線問診等服務,連接病人、醫院和醫生。此外,一些醫院自己也開展類似的在線服務,比如深圳市二醫院就開通了微信掛號、微信支付、結果查詢等服務。其他的銀行、運營商、體檢機構等也提供與這塊沾邊的服務。
隨著這塊的發展,對于醫療信息查詢、掛號等都帶來了極大的方便。據業內人士分析,掛號容易和困難是相對的,包括深圳廣州等一線城市和地區的社康、市級醫院等醫生號源,除了極個別醫生之外都相對寬松。掛號并不是一件特別困難的事,即使在優質醫療資源集中的北京上海等城市,也并不是所有醫生的號都難掛。真正難掛的號,是北京上海中最頂尖的一批專家級醫生的號。但是,往往這個號是大病、疑難病癥尤其是罕見病的患者最想看也是最需要的醫生,由于中國人口眾多,加上環境污染加劇,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各種重大病患的相對人數并不在少數,于是專家號就成了絕對的奇缺資源。
(轉載至網絡,僅作為相關資訊的傳播普及目的,如果原作者發現內容的使用不符合本人意愿,請聯系本站作者或客服,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單付款后十分鐘內,您可以在商城眾網的個人中心查看訂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