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未來互聯網發展趨勢,你怎么想?2015年又將是一個電商混戰元年,電商企業對傳統企業的沖擊是顯而易見的,互聯網的發展對每個人的日常生活習慣產生了巨大影響,傳統企業受到電商企業的沖擊,電子商業也隨著互聯網發展進入新一輪角逐期。面對電商大佬們的十大激情言論,你怎么看?
業界專業人士盤點了今年最具影響力、有代表性的電商十大言論,以饗讀者。(以下言論不代表商城眾網觀點)
一:宗慶后“開炮”:電商有害而無利 影響經濟安全
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后
宗慶后:現在網上開店不用交稅,不用注冊登記,說起來解決了就業問題,但實際上網商開店的亦并非全是無業人員,有不少是在職人員業余開的店。盡管這解決了一部分人的就業問題,但卻影響了實體零售業的發展。
網店搞亂了既有的價格體系,致使企業產品賣不出去、利潤大幅下降,一些企業甚至只能關門歇業,這進一步造成了更多人失業。
言論背景: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出席“2014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夏季高峰會”并發表主題演講,除了表達自己對中國經濟看好的意思之外,還用不少篇幅對電商進行了激烈的抨擊。在宗慶后看來,網店搞亂了企業的價格體系,最終結果是讓更多人失業。
二:董明珠回應賭局:我思考的是格力給人類帶來了什么
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
董明珠:你不能說它(小米)的這種借力打力(指專利之爭)是一個不好的方式,但是我覺得要有后力來支撐它。我更多思考的并不是和他(指雷軍)的賭局,而是格力電器將給人類帶來什么,這是我們企業所思考的。
言論背景:央視年度經濟人物的頒獎晚會上,董明珠和雷軍以10億元人民幣打賭,未來5年內格力的營業額不會被小米超越。賭局的背后實際是互聯網電商和實體經濟的對抗。隨著小米的年銷售額翻倍增長,格力也開始觸網,今年11月,格力天貓旗艦店首次參加“雙十一”大促,當天銷售額突破億元。
三:王健林自稱“土”:沒把馬云當對手
萬達創始人王健林
王健林:我沒有把小馬哥(馬云)當成競爭對手,他活在線上理想世界,一秒鐘幾十萬公里,我比較土,在路上走路。
言論背景:隨著萬達商業地產啟動IPO,地產大亨王健林的身家再次成為坊間關注的話題,而上市后王健林與阿里巴巴主席馬云的“首富之爭”也在繼續。
萬達與百度、騰訊合建電商集團更是被外界戲稱為“反阿里聯盟”。
——電商巨頭:
四:馬云秀淡定:微信是一把好牌 但是打爛了
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
馬云:我覺得微信是一把好牌,但是打爛了。這跟打牌是一樣的,你手里的好牌,不能對方出個4你就砸上去,你一定要打擊到對方要害部位。微信出來又怎么樣,我還押云計算,只是微信出來的時候,我們緊張了下,然后我們再調整,這就是我們要走的路,沒什么緊張的了。
言論背景:微信的興起,讓馬云著實著緊張了一次,因為不論是馬云還是馬化騰,都想把公司業務打造成一個完整生態系統,其關鍵詞就是“平臺商”。平臺商想要產生最大的效益,那就是將第三方所需要的支持與服務,都在平臺內部完成,而通過開拓各種各樣的服務,借此收取費用來盈利。而這里最關鍵的資源,則是第三方,如果第三方流失,那么對平臺商的打擊將是巨大的。
五:劉強東有底氣:超過阿里是必然
京東集團董事長、CEO劉強東
劉強東:底氣來自用戶體驗。如果我們未來十年,保證像過去一樣,用戶體驗好于阿里,超過它一定是必然的。
言論背景:劉強東認為,阿里現在雖然流量很大,但很多流量都是買來的,它去年花了100多個億買流量,而京東只花了9個多億。他用上島咖啡與星巴克的對比來證明自己:上島咖啡通過加盟模式,5年有4000家加盟商,不需要運營管理、租店面和招人,就可以收加盟費,前5年賺了很多錢。但是最后對品質不控制,品牌做砸了。再來看星巴克,堅持自營,自己培養店長、租門店、培養服務人員。增速慢,但是培養出了核心競爭力。
——電商后來人:
六:陳歐很悲憤:為什么被黑的總是我
聚美優品創始人陳歐
陳歐:我很悲憤,整個行業,沒有人比我更在乎自己的名譽。這一年來,為了擺脫假貨質疑,我到處奔波,像孫子一樣求人,無數次把自己喝得不省人事,就是希望品牌能夠在產品上貼上防偽碼。品牌也不理解聚美,成天抱怨我們給他們添了麻煩,說就你們家事多。聚美作為一家品牌授權最多,唯一擁有防偽碼體系的電商,卻因為媒體關系薄弱,成為售假的典型。而媒體關系強的友商們,哪怕被工商總局點名售假了,也能迅速干掉所有的負面消息,繼續享受著第三方店鋪假貨帶來的流量紅利。
言論背景:聚美優品于2014年5月16日上市,上市首日上漲9.91%報收于24.18美元。2014年7月28日,聚美優品被爆出涉嫌知假售假,此后,聚美優品股價一路下跌,4個月內縮水6成。截至12月17日,已經有8家美國律師事務所起訴聚美。
對此,陳歐塵封了半年的微博在2014年12月16日終于有了動靜,一篇長微博針對從聚美優品被指售假,到股價下跌再到官司纏身被多家美律所起訴進行了反擊,并將半年的緘默期內做了什么,未來聚美優品的發力點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七:曾碧波談移動電商:將重構傳統電商
洋碼頭創始人曾碧波
曾碧波:大部分傳統電子商務人員認為移動互聯網只是傳統電商的延伸,是流量的入口,是銷售的終端,區別只是它的呈現方式可能酷一點,這種看法是錯誤的。移動互聯網對傳統電商來說是一種重構。接下來三到五年之內我們這一批做傳統電商的人如果不轉型的話,會很快被淘汰掉的。
言論背景: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走入人們生活,全球互聯網行業興奮不已,與傳統互聯網相比,移動互聯網潛在市場規模更大,發展前景更為可觀。對于電子商務行業而言,移動互聯網處處蘊含著商機,不少電商平臺已經將移動終端業務提升到戰略高度,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移動終端很快將成為電商平臺PK的主戰場。
八:孫濤勇談微商:B2C模式才是未來
微盟創始人孫濤勇
孫濤勇:很多朋友誤認為微商的未來是這批朋友圈賣貨的,其實不是。微商的定義我認為應該是移動社交電商,人們在購物決策中好友的評價和推薦越來越重要。微商到最后絕對不是這批朋友圈賣貨的,這批人只是借助了早期朋友圈的紅利期在過度地開發,最終都會被洗牌。產品的質量、品類的選擇,物流、維權都至關重要,所以最終的一個模式是C2B2C,其實就是B2C。
言論背景:隨著各種各樣微信電商的出現,“微商”逐漸成為一個熱詞,火爆程度堪比當年的淘寶店主。在一系列開店工具的推波助瀾下,低門檻開店的誘惑開始讓諸多中小商戶、個體戶們蠢蠢欲動。隨著這一模式的逐漸發展,微信上逐漸呈現出以口袋購物微店、喵喵微店為主的C2C模式(平臺內的賣家偏個體戶,規模較小,無企業資質)和以京東微店、拍拍微店、口袋通、微盟等為主的B2C模式(平臺內賣家偏中小商戶,規模稍大,有企業資質)。在此基礎上,也開始有針對上述兩種模式未來的探討。
——互聯網亂入者:
九:騰訊劉熾平:未來微信購物分為“中心化”和“去中心化”
騰訊總裁劉熾平
劉熾平:未來基于微信的購物將主要分為“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兩種模式。中心化的電商平臺,是指即將上線的京東入口,只需要點擊進入平臺,多種多樣的商品就會展現在用戶面前;而去中心化的平臺,是指商家各自的官方公眾賬號,這類商家主要是有線下實體店的商家。
言論背景:如今,去中心化已經成為互聯網時代最熱門的詞語,無論是互聯網布道者凱文凱利對未來的看法,制造業巨頭海爾對企業架構的最新改變,一個共同的詞匯都是“去中心化”。而在電商領域基本上已成為“路人甲”的騰訊,還在通過微信、京東的合作隔山打牛。在回答投資人的問題是,劉熾平把“去中心化”當成了未來發力的重點,這也成為騰訊反擊阿里巴巴的一個重要砝碼。
十:雷軍談電商:小米模式的可怕在于垂直一體化
小米創始人雷軍
雷軍:渠道方面主要還是做自己的官網,因為別的渠道還是意味著成本,別的渠道你不能白用的,所以核心還是做自己的。小米模式可怕就在于它實際上也是垂直一體化的,不是簡單地把東西放到京東和天貓上賣就是垂直一體化,天貓和京東最后還是要收我們錢的。
對電商大佬們的十大激情言論,你怎么看?互聯網越來越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人們對網絡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大,甚至連網絡條件的生存也成為一項技能在電商界渠道為王的。更多電商資訊,敬請關注:網購網站大全—商城眾網!
(轉載至網絡,僅作為相關資訊的傳播普及目的,如果原作者發現內容的使用不符合本人意愿,請聯系本站作者或客服,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單付款后十分鐘內,您可以在商城眾網的個人中心查看訂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