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造了個雙十一,結果成了一年一度全體電商平臺的節日狂歡!好不熱鬧!
用“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來比喻雙十一出世以來的盛大場面有點不合適,因為阿里既不是一個人,京東等也不是雞和犬。雖然在京東舉報阿里壟斷市場,阿里反擊時,把自己比作了鴨,把京東比作了雞。
嘗到了雙十一全民購物狂歡產生的巨大交易量和利潤的甜頭,各大電商平臺再接再厲。今年雙十一預熱,阿里請了馮小剛,聯手了芒果臺,搞了個眾星聯歡雙十一直播晚會。緊接著京東就借鑒了今年央視春晚和騰訊合作搖紅包的經驗,宣布聯手央視3套、騰訊視頻、微信搞了個唱歌搖紅包比賽。看來微信搖紅包,不止在春晚。
2015年,很多互聯網巨頭為了節省成本,都停止了燒錢戰爭,選擇了抱團取暖的政策,滴滴與快的、58與趕集、攜程與去哪兒、美團與大眾點評???,而在電商領域,有傳言說聚美優品和樂峰也要抱團合并了,但在競爭激烈的電商世界里,從來都是阿里京東占據著新聞頭條,就算聚美優品和樂峰真的合并了,恐怕也掀不起太大的波瀾。而如果作為電商領域的老大老二,競爭對抗如此激烈的阿里和京東哪天要是能夠合并“結婚”了,那才是中國互聯網史上真正的最大新聞呢!
但這就像癡人說夢,絕對不可能,至少以后很長一段時間內不可能。拋開現在雙十一阿里和京東的競爭不說,就拿去年11月份的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馬劉之爭”舉例,劉強東指出,目前,網上賣假貨水貨的公司都是大型的、有組織化的,動輒幾千萬、幾個億規模的公司,直指淘寶的假貨問題。而馬云也當著劉強東的面,說出了“阿里巴巴做電商的目標之一,就是要培養更多的京東,而且要讓他們掙錢”的驚人之語,暗諷京東的盈利難題。
另外,就否定合并而言,阿里一方可能會說,我占了電商市場份額一半以上,現金儲備充分,燒錢我不怕。京東一方也可能會回應,我也有很大的市場份額,再說,我背后還有騰訊呢!
對于電商平臺的競爭,其焦點無非就是商戶和用戶的競爭。但究竟是商戶更重要還是用戶更重要呢?這個問題,就好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一樣難回答。就目前阿里和京東在雙十一前期預熱的情況來看,阿里和京東大規模的地推廣告和即將舉辦的盛大晚會,更偏重于用戶層面。而京東狀告阿里市場壟斷,強迫商家“”二選一則,體現了商戶的重要性。
但用戶網上購物到底追求什么呢?當然是追求低價,追求正品,追求多選擇性,追求給力的快遞。而商戶又追求什么呢?他們追求寬松的入場條件、追求多種賺錢渠道,偏愛多用戶數的平臺。但誰能完全或者更能滿足用戶和商戶的需求呢?阿里還是京東?還是其他的一些玩家?既然都不能做到全面,那就不要怪用戶一邊逛京東,一遍逛天貓,也不要怪有媒體調查的“近七成的天貓淘寶商家會選擇“劈腿”,布局京東等其他平臺“結果了。
今年的雙十一,阿里和京東的成績怎么樣還需等待,希望結果能與雙方話費的心思相匹配。而明年的雙十一,二者還能打成什么樣子,只能說,肯定比今年更激烈!
(轉載至網絡,僅作為相關資訊的傳播普及目的,如果原作者發現內容的使用不符合本人意愿,請聯系本站作者或客服,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單付款后十分鐘內,您可以在商城眾網的個人中心查看訂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