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清晨(北京時間)iPhone SE正式發布,該機是蘋果第一款從3288元起賣的商品,它與最初iPhone 5c不同之處在于,iPhone SE采用5s外觀和6s裝備(首要裝備方面),功能上天然高于同尺度機型。想當年,iPhone 5c不只沒這待遇,定價還高,市場反應平平。為影響自家小屏用戶(約3000萬)的購買欲,蘋果汲取iPhone 5c定價過高、裝備縮水無人問津經驗,在裝備方面臨iPhone SE進行全部提升。
說到這,可能有人會問“為什么蘋果把這款小屏新機命名為iPhone SE而不叫iPhone 6c或者別的什么?”按照官方說法,SE是Special Edition(特別版)的意思,其實這里有很多門道。首先,摒棄以數字命名的習慣,如果賣得好可開辟一條新生產線;其次,杜絕人們認為這是5c升級換代后的產品,畢竟內置6s零部件檔次不低;最后,一旦SE失敗可隨時叫停,不會影響到其他系列。
據之前的報道顯示,iPhone SE發售前的預定量已達到340萬,分別來自京東商城、蘇寧以及國美,這在當時對蘋果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然而,預定不代表就會購買,所以這里面有很大水分,并且從該機首發當日的情況來看,蘋果店外面排隊的人并不多,由此可見目前大多數消費者對小屏機的需求并沒有蘋果想象中那樣大。
SE對蘋果的意義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示,蘋果推出iPhone SE和6s銷量出現疲軟相關,一來是為了消耗掉上游供應商積壓的6s零部件庫存;二來可填補蘋果前兩個季度無新機空缺;三來對推廣Apple Pay也有很大幫助。
在上述三點中,Apple Pay如果能夠大范圍普及對蘋果來講意義重大,因為在Apple Pay上線的72小時內,就有超過300萬張銀行卡被綁定,這個成績雖然可喜可賀,但從長期發展來看,顯然還不夠,畢竟移動支付還有三星、華為等廠商虎視眈眈,因此就像上面所說那樣,發布售價相對便宜且支持Apple Pay的iPhone SE好處多多。
雖然推出iPhone SE對蘋果來說有諸多好處,但對使用大屏iPhone的消費者而言,再換回小屏顯然已經無法接受,而一直使用4英寸iPhone沒有換機的消費者,估計都在等今年秋季變化最大的旗艦機型——iPhone 7。
市場表現有待觀察
然而,就在小屏手機需求不大的市場環境下,iPhone SE依然出現售罄狀況,特別是在中國市場,那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據外媒新聞報道,供應商渠道指出“蘋果有意減產iPhone SE”。如果這個消息屬實,那顯然iPhone SE的銷量沒有達到蘋果預期目標,需通過減產來控制成本。
此外,iPhone SE的減產也給社會渠道帶來影響,像購買港版或其他版本的用戶,不僅需在實體店交納一定數額定金,等待時間也會有所延長。另據Localytics數據顯示,iPhone SE正式發售后的首個周末,在iPhone產品總銷售量中的占比僅為0.1%,遠低于其他機型。
剖析公司發布的數據僅作為參考,關于iPhone SE究竟賣了多少臺,蘋果方面一向沒有發布具體數據,這也許和iPhone SE受眾面小有關。當然,該機從發布至今還缺乏一個月,如今定調還為時過早。
(轉載至網絡,僅作為相關資訊的傳播普及目的,如果原作者發現內容的使用不符合本人意愿,請聯系本站作者或客服,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單付款后十分鐘內,您可以在商城眾網的個人中心查看訂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