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富士X100上市,引起大量攝影愛好者的關注,復古的外形,和金屬機身,各種手動操作撥盤,還有世界首創的混合取景器,配上等效35mm/f2的定焦鏡頭,在當時可以說是大部分人心里的夢想機器。也難怪上市9000多元的售價依然非常搶手。
X100在發布以后,因為對焦速度太慢而飽受詬病。在接下來的幾年,各大廠商也都推出了類似的固定鏡頭隨身機,索尼RX1,尼康Coolpix A,理光GR,徠卡X2,適馬DP等,除了RX1使用了比較強悍的全畫幅,其他幾款APS-C機器也是各有千秋。2013年2月,富士推出了X100的改良版本X100S,除了一些小升級外,最重要的是解決了對焦慢的問題,使這款復古微單重新獲得了新生。
隨著技術的進步,富士今年又發布了X100系列的第三代機型X100T,在保持了前兩代優良做工和畫質外,升級了混合取景器,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旁軸聯動測距,更加入了1/32000電子快門以及用戶最期待的Wi-Fi功能等。基本上市面上主流的技術在X100T都可以找到, 歷經3代更新,X100T正日趨完美。
下面通過測評,來看下這部機器的實際表現。
產品規格
從產規格上來看,X100T各方面配置算比較均衡,1630萬像素APS-C畫幅X-Trans CMOS II傳感器,配合富士龍23mm f/2.0鏡頭(等效35mm),算是目前高端便攜機的主流配置。 0.48英寸236萬電子取景器和升級了的3.0英寸104萬點液晶屏幕,給取景提供了最大的便利。WiFi的加入算了補了前作的一個遺憾,便利性大大提升。還有,加入是比較前端的1/32,000秒電子快門也挺實用。具體其他方面,我們在后面的測評里再詳細說明。
外形解析
一如既往的黑色包裝,和上一代X100S基本一樣,只有后綴的S變成了T
。"made in Japan"
附件一覽,數據線,座充,背帶,電池。
附件里有兩個金屬三角鋼環,背帶要通過鋼環安裝到機身上,還貼心地送了兩個皮墊。
機身外觀基本和前兩代保持了一致,126mm X 74mm X 52.4mm的三圍,在體積和手感方面控制的算比較均衡。機身正面有黑色荔枝紋蒙皮,在復古的同時,防滑的效果也不錯。
使用單手握持還是比較舒適的,凸起的手柄可以用上點力,但是時間久了手指會酸,想要更好的握感可以搭配原產的MHG-X100手柄,或者其他副廠的手柄。
主撥輪設置的位置正好在大拇指旁邊,撥動很方便。
在看看機身細節,機頂左側是機身型號,鎂合金上烙上黑色的logo,看上去非常精致。
作為旁軸,校準熱靴肯定要有了,可以外接閃光燈,也可以裝指柄用。
機頂右側是常見的旁軸按鍵布局,左邊是快門速度,撥到紅色A檔就是光圈優先,右側是曝光補償撥盤,步長為1/3EV,剩下兩個是快門和Fn自定義按鈕。
機身正面,最顯眼的就是這枚23mm/f2的定焦鏡頭。
鏡頭體積控制的不錯,鏡身上有光圈環,由于太窄,光圈環上有兩個凸起托手,方便操作。對焦環也從上一代的條紋防滑變成現在的十字交叉型防滑,手感更佳。
X100T使用的是鏡間快門,聲音非常輕。
鏡頭蓋依然使用的是銀色金屬蓋子,上面印有富士的英文logo。
手柄右側是取景器切換桿,可以左右波動,向右撥可以切換光學取景和電子取景,向左撥就打開混合取景。
X100T內置了閃光燈,直接鑲在機身正上方,兩邊的小孔是麥克風,下方是AF對焦輔助燈/倒計時燈。
機身左側有對焦模式選擇鍵,可以切換手動對焦。
旁軸取景器,可以實現光學和電子取景之間隨時切換。
取景配有屈光度調節和距離感應。
手柄右側是接口倉。
配備的有外置麥克風接口,HDMI口以及標準的micro USB接口,支持USB直沖,十分方便。
系統解析
取景和對焦
富士X100系列最引以為傲的就這個電子取景器,不過,在前兩代機器上,光學取景并不太完善,使用光學取景時景物是否完全合焦全屏肉眼觀察,還有拍攝微距時的視差無法避免,只能算個雞肋,但值得欣慰的是,這些問題在最新的X100T上已經完全解決。
首先,X100T搭載了電子測距儀,實現了視差的實時校正,在光學取景時,取景框會隨著距離變動而變動,無需像普通的旁軸相機需要重新構圖。這點在拍攝微距時十分方便。
另外,在光學取景的同時,取景器右下角會彈出一個小窗口,實時顯示焦點放大部分,這樣就可以保證光學取景時能夠更加精確的對焦。
在使用電子取景器時,如果采用豎構圖,取景器里的參數會自動翻轉,這種細節做的都挺到位。
除了自動對焦,X100T還提供了多樣的手動對焦模式,包括峰值取景和電子裂像屏。峰值取景大家都比較熟悉,在其他微單上早已是標配。電子裂像屏到是比較新奇,玩過老的膠片單反的應該都見過,以前的手動單反上,光學裂像屏是必備的。X100T配備的電子裂像屏,在畫面中心設置四道條形圖像,當景物未合焦時,畫面線條呈分裂狀,景物模糊;合焦時裂紋消失,景物清晰。裂像還支持全屏放大,可以愉快的體驗手動對焦的樂趣。
豐富的自定義按鍵設置
我們知道,單反的快捷鍵很多,操作起來比較便捷。便攜機由于體積和布局的限制,不可能設置太多的按鍵。所以如何合理的安排常用的快捷鍵就成了一款相機便捷性的關鍵。
在這方面,X100T給了相當高的自由度。機身上一共設置了7個可以供選擇的自定義鍵(Fn鍵)。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安排自己最常用的功能,為操作提供最大的便利性。
機身的快捷(Q)菜單,同樣提供了定制服務,每一個功能項都可以自定義,在使用時,只要選定該功能項,再轉動主撥輪即可調節。
1/32000秒電子快門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微單大多數都是機械快門,最高快門速度大部分只支持到1/4000秒,有的只有1/2000秒甚至1/1000秒。這樣就有一個麻煩,在白天或者光線充足的場景下,使用最大光圈拍攝往往導致畫面過曝。即使ISO設置到最低也不行,只有收縮光圈,但虛化效果往往就沒有了。
電子快門這時就可以發揮作用了,X100T的電子快門支持1秒~1/32000秒的快門速度,即使在晴朗天空下使用最大光圈拍攝,也能保持畫面正常曝光的情況下,實現最佳虛化效果,拍攝陽光小清新不可或缺。
下圖使用ISO400,光圈F5,快門1/32000秒
內置ND鏡
前面說了X100T的電子快門,可以在光線太亮的時候防止過曝。另外,X100T還內置了ND減光鏡。可以將光線量減少為1/8(相當于3檔)。如果在光線極強時想使用慢速快門或者不想縮小光圈進行拍攝,使用內置的ND濾鏡便可輕松拍攝出潺潺的溪流、在明亮的陽光下隨風搖曳的花朵以及烈日下的人像等。
多重曝光
X100T和X100S一樣,提供了多重曝光功能,在進行重曝時,可以直接預覽疊加效果,不過重曝只支持2張。
Wi-Fi遙控拍攝和傳圖
無線Wi-Fi現如今已經成為數碼微單的標配了,微單拍好直接Wi-Fi傳到手機,平板,再用來發發微博,微信,應該是最便捷的了。X100T不僅配備了Wi-Fi傳圖,還提供了Wi-Fi遙控拍攝的功能。只需下載APP“FUJIFILM Camera Remote”(蘋果,安卓都有),便可以從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對焦并觸發相機快門線。這款APP不僅可以調整對焦,還可以調整像快門速度、光圈、曝光補償以及ISO感光度等控制設置。甚至還可以應用膠片模擬、自拍以及閃光燈等其它設置,同時,對焦也遠程控制,只要點擊手機上的取景畫面即可,指哪點哪,延遲速度非常小。
性能解析
銳度測試
富士X100T使用的仍然和前代相同的富士龍23mm/f2定焦鏡頭,結構為簡單的6組8片,包括一片高性能雙面非球面鏡片。鍍膜使用的是自家的多層Super EBC (電子束鍍膜),據說是與富士龍廣播電視鏡頭及大畫幅相機采用一樣的處理技術,可以最大限度的消除了鬼影和減少眩光。下面通過測試來看下這枚23mm定焦的素質。
通過上面的對比圖可以看出,X100T使用的這枚23mm/f2定焦表現還是相當不錯,中心銳度在全開狀態下基本就達到了最佳光圈,從F2到F16,都保持了不錯的水平;邊緣銳度則稍微欠缺了點,F2全開下,有點軟,收縮到F2.8有所改善,到F4時基本達到最佳,往后再收基本無明顯變化。作為一枚大光圈定焦鏡頭,在控制這么薄的體積下,全開銳度能達到這種水平,算是相當不錯的了。35mm作為最常用的的人文焦段,掃街,人像,小品都能兼顧,配合F2的光圈和不錯的中心銳度,可以放心的把光圈保持在全開而不用擔心銳度的問題。
感光度測試
談到高感,不得不說到富士的這枚特殊的COMS,記得當初X-pro 1發布時,就曾提起,富士的這塊APS-C傳感器使用了特殊的T-Trans COMS,高感可以與全幅單反媲美。而如今,X100系列機型已經更新到第三代,傳感器也升級為了最新的X-Trans CMOS II,配合新EXR 處理器II, 畫質也比前代提升很多。下面通過一組測試,來看下實際表現。
測試環境:室內自然光,光圈優先切固定F4,上腳架固定,膠片模式使用標準,降噪:0,長時間曝光降噪:關閉,倒計時拍攝。
X100T使用的這塊COMS原生ISO為200~6400,通過擴展,可以使用ISO100,以及高感ISO12800~ISO51200,擴展ISO只支持JPG格式。通過上面的測試圖看,從ISO100開始,至ISO1600,畫面的細節和純凈度都保持的不錯,未見明顯噪點;ISO1600~3200,純色區域有輕微的涂抹感,但細節依然保持的不錯,字母清晰可辨;ISO6400細節有所損失,但畫面仍然保持很高的純凈度;ISO12800以上屬于擴展了,畫質明顯下降,噪點增多,不過ISO12800時畫面仍然保持不錯的細節和銳度,在極限情況下,還是可以派下用場。對比下來,X100T的高感表現還是比較出乎意料的,LZ平時用的最多的就是RX1r,感覺高感已經夠不錯的了,個人覺得X100T在高感上不輸全幅,富士在降噪方面做的還是不錯的。后面會有晚上拍高感人像樣片,有興趣的可以下載原圖參考。
星芒測試
X100T使用的是9片圓形光圈葉片,在各檔光圈上都有不錯的焦外效果。對于夜景拍攝,星芒也是比較看重的一個方面,下面就看下X100T在各檔光圈下的星芒效果。
上面對比圖可以看到,光圈全開下,點光源一圈呈現的是團狀的耀斑,收縮到F2.8后,耀斑消失,星芒很小;F4~F5.6光圈下的星芒最明顯,呈現比較漂亮的放射狀星芒;F8~F16,星芒變粗,比較松散。
內置膠片模式
富士在膠片領域和柯達一樣,都是曾經的老牌廠商。在數碼化的大潮中,柯達已經轟然倒下,富士則轉型的比較成功。憑借著在色彩領域的多年積累,富士在自家的相機內,都內置了豐富的膠片色彩模式,X100T在以往的基礎上,加入了經典正片色彩,具體表現請看以下對比。
樣照和視頻
由于時間不太充裕,樣片沒有太多的花樣,不過還是保留了不少具有代表性的場景,比如室內人像,夜間高感人像等,在此挑了一部分供參考,所有樣片均為機身JPG直出,無后期
總結
X100系列從誕生到現在,已經走過了三個半年頭,歷經三代更新,終于進化成X100T這樣一部相對完美的機器。在機器外形,操控,色彩以及畫質都達到了很高的水準, 展現了一部高品質專業便攜機應有的品質。在使用X100T的這幾天里,給我最大的感受,是視角的變化,以前有過一部經典膠片Contax G2, 也是旁軸,旁軸有個特點,就是取景器非常簡單,就像拿了一個框框罩在眼睛上,不像單反一樣可以看到景深的變化,也不像屏幕取景和電子取景一樣能實時顯示各種色彩,他能以一種最簡單的方式將景物呈現在你面前,讓人能專注于畫面本身,比如構圖和抓拍等,你要做的就是構圖,對焦,按下快門。實際的拍攝效果要等拍攝完畢后再查看,這有點像以前的膠片時代,要等膠片洗出來才能看到效果,玩過膠片的都知道,等待的本身也是一種樂趣。當然了,光學取景只是X100T給你一種選擇,不習慣的話,可以切換到電子取景,同樣是很高的素質,響應速度和色彩都非常出色。
以前沒接觸過富士的相機,總覺得X100T無非外形復古點別的也沒什么,但一部APS-C便攜機要賣到8000以上還有這么多人買單就無法理解了。還是那句話,用了才知道,至于值不值這個價錢,大家用腳投票。
至于未來,X100系列可能還會繼續更新,按照富士官方的解釋,下一代機器應該就叫X100F了,意思是Four,第四代。在4K即將普及的大潮中,后續繼續會不會也加入這個功能,會不會像索尼A7一樣推出高像素版本,都挺值得期待。不管怎樣,X100T都足以算作一代經典,經典只有等待時間的檢驗。
更多超值推薦盡在發現值得買:http://www.keepmyway.com/Bargain
(轉載至網絡,僅作為相關資訊的傳播普及目的,如果原作者發現內容的使用不符合本人意愿,請聯系本站作者或客服,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 免責聲明:本文屬于網絡轉載,其內容和準確性由信息發布的原單位或組織獨立承擔完全責任,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文中涉及的圖片等內容如有侵權,請前往本站右側欄的“意見反饋”進行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