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受邀飛新加坡,給新加坡的企業家講近兩三年來移動互聯網給中國工商業帶來的巨變。
一整天的課講完之后,幫我做同聲傳譯的小姑娘過來問,我這個行業會不會被互聯網取代掉?我就問了一個問題,今天機器來做同聲傳譯的效果如何?她說效果還比較差,目前還沒法跟人比。我說,那就不用擔心,互聯網一刀一刀切掉傳遞價值的環節后,將會變成創造價值的手藝人的狂歡。
有一家公司“餓了么”在今年年初拿到了3.5億美元的投資,那它干了什么呢?它并不是在自己的中央廚房做好快餐,然后送到你的辦公室給你吃,它其實是到你辦公室附近的那些餐廳,把食物買來,然后送給你吃。這個時候你想一想,廚房創造價值的屬性沒有被取代,還是由它們來做飯;餓了么、美團外賣、百度外賣,它們是用更高的效率來取代那些傳遞價值的環節,也就是餐廳的前廳。
比如我經常到外面出差,有的時候在酒店不一定愿意出去吃飯,就會用餓了么或者百度外賣來點餐。我有時會問送餐的小伙子,你們一天有多少飯是送出去吃的?有個小伙子告訴我說他們現在有30%的飯菜是在店里吃,還有70%是送出去的。大家想想,以前這家餐廳的廚房僅僅是服務前廳的,現在有70%是送出去的,這就意味著廚房的效率、價值被整整擴大了兩倍以上。
互聯網今天其實是用更高效率的方式來取代原先傳遞價值的方式,而讓創造價值的屬性發揮更大的價值。
我們再往下看,廚房里面就全是創造價值的嗎?廚房里真正在創造價值的其實是廚師,因為鍋碗瓢盆我們家里也有啊,油鹽醬醋我們可能覺得家里面更安全。這一“刀”切下去之后,今天又出現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叫做“愛大廚”,你可以請一個廚師跑到你們家去做飯。有一次我在“愛大廚”的APP上叫了一個四星的湘菜廚子到我們家做飯。
他戴著個大白帽子,穿著廚師的衣服,就在我們家的廚房,用我們家的油鹽醬醋,做了四菜一湯。做完之后我一吃,發現真的是做得比我好吃。然后我就付了這個廚師69塊工錢,很多人覺得,哇,怎么可能這么便宜。但是你想想,這個廚師如果中午和晚上各做兩家的菜,一天做四頓的話(有的人家做四菜一湯,有的人家做十菜一湯),他一個月賺的錢可能比他作為一個餐廳廚師賺的錢還要多。
互聯網又來一刀切掉傳遞價值的環節之后,其實讓創造價值者得到了更大的收益。所以互聯網其實是用更高效率的手段,砍掉了很多傳遞價值的環節,從而進入了創造價值者的狂歡。
它在一刀一刀切掉那些傳遞價值環節,讓創造價值者發揮他最大的價值。
比如在網上寫連載的一個小朋友叫天蠶土豆,據說他去見中國作協的主席,作協主席就問他,小朋友你也寫書嗎?一年能賺多少稿費啊?天蠶土豆就說我在網上寫小說,一年的收入是3000萬人民幣。
你想一想,一個這么年輕的小朋友,在網上寫寫東西,一年能賺3000萬,為什么能夠做到?因為他用效率極高的方式,去掉了所有的中間環節,接觸到了一切可以接觸到的讀者,前提是他寫東西真的很好。他如果寫東西真的很受認可的話,就進入了一個創造價值者的狂歡。原來出版業給作者的是8%—12%的版稅,你買了一本40塊錢的書,作者只能拿到大約4塊錢,也就是十分之一左右,其他拿不到的90%都是因為中間環節所導致的。所以互聯網把傳遞價值環節一刀一刀減完之后,創造價值者就進入了一個狂歡。
過去的線下經濟時代,廣告和渠道,把一些二流的產品賣得比另外一些二流的產品更好。互聯網沒有辦法把二流的產品變成一流的產品,但是互聯網在大大縮減了廣告、渠道等傳遞價值的環節之后,讓一些真正一流的產品可以用最短的距離接觸到消費者,讓真正一流的產品可以擁有最多的用戶,享受最大的價值。
回到開頭的故事,最后我跟那個小姑娘說,你要提升同聲傳譯的能力,建立你的口碑,用互聯網的方式來傳播,獲得更多客戶,做好準備,你可能會比原先賺更多的錢。更多資訊,盡在商城眾網。
(轉載至網絡,僅作為相關資訊的傳播普及目的,如果原作者發現內容的使用不符合本人意愿,請聯系本站作者或客服,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單付款后十分鐘內,您可以在商城眾網的個人中心查看訂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