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戶,輕點鼠標,就能買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品。從國際名牌包到知名化妝品,乃至異國他鄉的各種美食……海外代購越來越受到國內廣大消費者的青睞與追捧。國務院日前發布《關于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涉及跨境電商通關、檢疫檢驗、稅收、支付和金融五大方面,業內普遍認為,隨著國內跨境電商政策環境的逐步成熟,相關扶持政策的推出也正在孕育新的發展契機,未來跨境電商行業有望繼續保持強勁增長的態勢。
在經濟全球化以及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大趨勢下,全球市場跨境網購需求空間巨大,國內跨境電商迅速崛起。近兩年來,國家對跨境電商的扶持力度大幅提高,相關政策頻出,并成為加速行業發展的重要催化劑。
表示,世界巨頭搶灘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給眾多想跨境買賣商品的企業和個人帶來了更多選擇,也給中國企業帶來眾多挑戰,國務院《意見》的“大平臺”策略有利于中國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變,縮短了國內跨境電商成長的窗口期。
跨境電商借勢搶灘海淘市場
根據艾瑞咨詢數據顯示,到2016年國內跨境電商交易規模有望達到6.5萬億元,占進出口總規模比例繼續提升至19%,2014-2016年交易規模復合增長率將達28%。中國已經成為美國跨境網購族的第二大目的國,覆蓋率高達39%。
政府頻頻推出的利好政策讓行業的先行者們受益匪淺,而在剛剛過去的6月電商大促,跨境電商也成為了大贏家。據南方日報記者了解到,包括天貓國際、京東全球購、亞馬遜海外購、聚美優品、58同城等主流跨境電商平臺都選擇了6月展開促銷。據海外購物平臺洋碼頭公布的“616洋貨節”數據顯示,其單日交易額已超過1.8億元,創下至今為止獨立跨境電商平臺單日銷量最高記錄,相關人士透露,洋碼頭616洋貨節的一周時間整體交易額或將超過3億元。
6月24日,阿里巴巴聚劃算與20國大使館正式簽署跨境電商合作。美國、加拿大、泰國、希臘等20個國家的外交使節悉數到場,為本國商品代言。阿里巴巴中國零售事業群總裁張建鋒宣布,將全面啟動與20個國家大使館合作,共同推進建立跨境交易聯動機制,11個國家館即日上線天貓國際。至此,阿里巴巴跨境進口版圖初成。
亞馬遜中國則同天宣布,與美國駐華大使館商務處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作為合作的首項成果,亞馬遜宣布開啟“7月美國月—亞馬遜全美掃貨季”網購狂歡節,為消費者帶來三波促銷活動。據了解,亞馬遜推出了一系列方案,先是與上海自貿區合作、后推出6國直郵,并在亞馬遜中文網站上線全中文“海外購”商店,還與美國同步“黑色星期五”海外購物節。
萬擎咨詢CEO魯振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跨境電商大戰只是階段性的,剛開始肯定是群雄混戰狀態,待市場穩定時格局將形成。不過,近來國家以將消費留在國內為目的,頻頻推出利于跨境電商發展的政策,也進一步刺激了跨境電商競爭的激烈程度。
有業內人士指出,物流是跨境電商發展的核心鏈條,同時也是目前制約跨境電商發展的主要瓶頸,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國內物流企業與國際物流公司差距較大,難以有效滿足電商和消費者的需求。另一方面,海外建倉使電商告別傳統快遞模式,遠程掌控物流供應鏈,但同時也面臨巨大挑戰。海外倉庫更多地聚焦于提高庫存周轉、降低運營成本等問題,服務系統不完善,貨物轉倉信息登記不及時、貨物丟失、客戶信息泄露、倉庫與客服信息銜接不暢等問題時有發生。
跨境電商解決了傳統海淘痛點
據全球最大管理咨詢公司埃森哲近日發布的《2020全球跨境電商趨勢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跨境網購人數預計將達到3560萬,消費規模將達1萬億元;到2020年,中國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跨境B2C消費市場,中國跨境進出口電商將帶動全球跨境消費年均增速拉高近4%。
在跨境電商業內人士看來,如今跨境電商迅猛發展除了政策和資本的推動外,最主要的是解決了傳統海淘的兩個痛點問題—“想買不敢買”和“想買買不到”。廣州市民唐女士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自己一直在自營海購平臺上為寶寶購買奶粉和尿不濕,能夠直接在平臺上看到物流追蹤,質量較有保障,給寶寶用比較安全放心。更多資訊,盡在商城眾網。
(轉載至網絡,僅作為相關資訊的傳播普及目的,如果原作者發現內容的使用不符合本人意愿,請聯系本站作者或客服,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單付款后十分鐘內,您可以在商城眾網的個人中心查看訂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