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奢侈品電商寺庫在和珍品網之間的一場促銷大戰中,把香奈兒包包的售價拉低到7折(據說,最低還有4.3折),讓人跌破眼鏡。此外,還有諸多一線奢侈品牌的包袋低折出售,Dior全場6.1折起,PRADA全場4.8折起,BV全場3.7折起……甚至還有從不打折的LV、殿堂級的HERMES,統統3.7折起!這是要把實體門店,甚至代購逼死的節奏么?
很快就有人出來質疑這些商品的貨源,不要說像香奈兒這樣逼格的品牌,絕大多數一線奢侈品牌都很少授權第三方電商平臺銷售他們的商品。于是業界猜測,寺庫這些商品要么是自己電商貼錢賣貨——寺庫自己也表示“對消費者進行了一些補貼”(一個包包貼幾千甚至幾萬,真壕啊),要么就是賣高仿品。
以大量燒錢或者被質疑售假的代價來做這么一場促銷,意義真的只是賣點貨,或者吸引人氣,提高些知名度么?
寺庫剛在7月8日宣布,日前獲得平安創新投資基金領投的E輪融資,融資規模超過5000萬美元。除了寺庫以外,幾乎是在同一段時間,阿里巴巴宣布逾億美元戰略投資魅力惠,共同打造奢品閃購電商平臺魅力惠。更早些,在5月份,走秀網也宣布完成C輪3000萬美元融資。
看來,奢侈品電商之間的競爭又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在數年前興起的多家奢侈品網站一度經歷生存困境,有的轉型謀求發展,有的則已經倒閉。現在仍在堅持走這條路的,看似不斷獲得A輪、B輪、C輪……融資,風光無限,實際上也隱憂重重。
今年年初,奢侈品品牌紛紛在中國市場宣布降價,直接拉近和海外之間的差價,除了讓海淘、代購等形式的境外購物變得意義不大,也或多或少削弱了奢侈品電商的價格優勢。一些奢侈品牌對第三方電商平臺銷售的自己品牌的商品真偽提出質疑。
而更多的奢侈品品牌還傳遞出或將自己介入電商業務的信號。今年4月份,香奈兒已經與奢侈品購物網站Net-a-porter合作,為旗下售價在1970~19000歐元區間的精品高級珠寶系列Coco Crush開設銷售專區,是其在電商業務的試水。據高層透露,至2016年第三季度或第四季度,香奈兒將正式推出全球性電商網絡。
此外,歷經6年最差業績全球第二大奢侈品集團歷峰集團主席Johann Rupert,也在不久前拉攏其主要競爭對手LVMH及Kering與其合作,共商“奢侈品電商”大業。如果說,奢侈品大佬們未來都自己在電商領域開疆辟土了,那寺庫、珍品們,你們還有得玩么?
(轉載至網絡,僅作為相關資訊的傳播普及目的,如果原作者發現內容的使用不符合本人意愿,請聯系本站作者或客服,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單付款后十分鐘內,您可以在商城眾網的個人中心查看訂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