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電商“國八條”等政策的出臺及資本的不斷介入,B2B大宗交易平臺已站上風口。此前找鋼網獲得1億美金D輪投資、找塑網獲得3億元風投乃至首個全品類大宗貿易B2B跨境交易平臺聚貿的相關動態不斷刺激著業內的神經。
近日,浙江聚貿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簡稱:“聚貿”)董事長陸宏翔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在“互聯網+”時代解決中國制造業面臨資金缺乏、利潤微薄、品質偏低等“短板”問題,為B2B大宗交易平臺爆發式發展提供了契機。
“B2B大宗平臺可以有效解決相關問題,如根據多個制造企業對大宗商品的需要進行整理和收集工作,進而集中為一筆制造業采購的大訂單,向國際各種原料大市場進行大規模集中采購。如此一來,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原材料國際采購成本。”陸宏翔解釋稱。
陸宏翔指出,B2B是互聯網創業的深水區,目前很多平臺已經從單純以信息服務為主的撮合業務轉向兼做自營模式業務。其中,包括物流、支付、供應鏈金融等。
尋制造業痛點謀逆襲
9月29日,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正式發布《〈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2015版)》,明確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等十大領域的發展方向和目標。而在陸宏翔看來,該路線圖的提出對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有著極大的助推作用。
“當前中國的制造業企業普遍面臨著資金缺乏、利潤微薄、產品附加值低等三大難題。中國是制造業大國,也是工業原材料采購量最大的國家,但因為分散采購,中國制造業企業并沒有價格優勢。”陸宏翔表示。“B2B平臺借此最大限度地降低原材料國際采購成本。”
據了解,聚貿是全球首家全品類大宗商品跨境電商平臺,通過向制造業企業提供聚貿從金融、行情研究、期套、制造業支持、物流等六個方面服務,吸引大量制造業企業向平臺聚集,進而集中制造業龐大的采購訂單,向國際市場進行大規模集中采購。在此機制下,希望幫助中國制造業企業降低原材料國際采購成本,并建議國際合作伙伴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
“聚貿還將集中大量優秀的中國制造業產品,進行嚴格的質量把關、引入保險機制、提高銷售價格,進行統一的國際推廣,從而提高中國制造的總體利潤水平,避免惡性競爭和反傾銷調查。”聚貿方面表示。
事實上,為解決制造行業痛點,各大B2B大宗商品交易平臺已經開始興起,如找鋼網、找油網、找塑料網、找化工網、找煤網、找漿紙網等各大平臺紛至沓來。
國內某鋼鐵電商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此前B2B很少涉及到大宗商品交易,但這卻是一個超級龐大的市場。“以鋼鐵行業為例,整個鋼鐵行業占中國GDP的比重大概是10%~12%,而且這還是鋼鐵在目前幾年產能過剩、價格下行的情況下出現的數字,這是一個曾經完全被互聯網人忽視的一個領域。”
大宗商品B2B再度潮起
近年來,隨著經濟情況的不斷變化以及互聯網的快速發展,B2B平臺的作用卻逐步式微,很多行業不再依靠B2B行業進行信息交互。
“全部都是綜合性的電商信息發布平臺,既不參與撮合,更不提供物流、倉儲和金融服務,這就導致很多用戶將阿里巴巴、慧聰網當作是信息發布的渠道,用戶在上面沒有太多的沉淀。”華東地區某B2B電商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
“有些平臺誠信問題無法解決,使得B2B平臺受到的質疑也越來越多,最終發展放緩。”該負責人表示。
此前一輪垂直B2B電商探索中,大多將撮合交易當作主要的目標,提供的是網站咨詢加人工服務的方式,整個服務模式需要更多的人力。而在本輪探索的模式則不再僅僅是提供信息發布渠道,轉而更關注真實交易量和客戶的留存度。
在過去一段時間內,大宗商品交易平臺再次掀起了一陣B2B領域投資熱潮,找鋼網、找油網、找塑料網、找化工網、找煤網、找漿紙網等各大平臺以“找X網”模式成為關注的焦點,也頻頻獲得資本青睞。
2015年1月,找鋼網獲得由IDG、華晟資本聯合領投,雄牛資本、紅杉資本、經緯中國跟投的1億美元D輪投資。而在2015年8月,找煤網則獲得了由祥峰投資領投的1000萬美元A輪投資等。更多網絡資訊盡在商城眾網http://www.keepmyway.com/Webnews
(轉載至網絡,僅作為相關資訊的傳播普及目的,如果原作者發現內容的使用不符合本人意愿,請聯系本站作者或客服,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單付款后十分鐘內,您可以在商城眾網的個人中心查看訂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