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專車市場炒的沸沸揚揚的時候,廣州官方約租車“如約的士”悄然登場了。
此前,廣州市交通部門表態將推出官方版約租車,和目前市面盛行的互聯網專車PK。不久前,廣州市交委主任陳小鋼也曾透露官方約租車將會在春節前后進行公測。而在11月7日晚,廣州市政協委員韓志鵬,通過微博和微信報料,稱官方約租車“如約的士”已經悄悄內測長達兩個月,他也是內測參與者。
那么,廣州的官方專車是什么樣子的呢?
根據韓志鵬的觀察,“舒適型”檔次的起步價為18元。由于是內測,目前還可以每單享受5折優惠,即起步價優惠至9元。至于費率,則和時下不少互聯網專車相類似。“你可以選擇馬上叫車,也可以預約叫車。”韓志鵬稱,“如約的士”的運營和現有互聯網專車相類似。打開“如約的士”的手機app,市民可以象現有互聯網專車一樣看到身邊是否有“如約的士”。當市民輸入目的地后,“如約的士”司機通過搶單確認接載客人。同時,市民也可以選擇在未來的某一時間段預約叫車。
其實,從本質上看,廣州官方約租車“如約的士”與其他專車差不太多。甚至,還有兩個優勢:一是,“它的支付形式,比現有專車要多。”二是,“如約的士”全是出租車企業專職的約租車司機。
很顯然,“如約的士”彌補了市場上專車的某些不足;而專職月租車司機制度,又明顯是主動向未來的網絡出租車新規靠攏。這樣看,一旦“如約的士”公測之后進入市場,那按照新規量身定做的官方專車勢必會對現有商業專車形成巨大的沖擊。
于是,筆者有一種擔憂:在控制了傳統出租車市場這么多年之后,官方又要壟斷專車市場不成?
第一,裁判員還要當選手,對商業專車公司不公平。
從某種角度看,政府是裁判員,負責裁決市場。但是如今,政府又搞出了這個官方專車。一旦官方專車和商業專車平臺發生沖突,或者出現某種利益分配需要裁決的時候,這個既是裁判員又是選手的角色,著實不是太好干。雖然市場是公平的,允許大家進入。但是,目前的網絡約車尚在調整期、約束期,身為監管主體的政府來這么一下,對商業專車公司有些不公平。
第二,別樣壟斷容易滋生新的問題和麻煩。
仔細觀察傳統出租車市場,里面的亂象是很多的。其根本原因,就是壟斷。壟斷造成的問題,根深蒂固、盤根錯節的話,就會一時難以解決。而官方專車,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壟斷,別樣的壟斷。未來,官方專車的市場擴大、官方專車隊伍規模擴大了的話,其中摻雜的經濟利益會越來越多。那時候,這種別樣的壟斷會滋生出什么新的問題和麻煩,我們尚不得知。
第三,各地都搞的話,地方保護主義會抬頭。
廣州可以這樣搞,那別的城市同樣可以這樣搞。試想一下,為了地方利益,每個城市、地區都搞這種官方約租車的話,那地方保護主義會不會抬頭呢?就像以前的某些產品銷售,外地同類產品是無法進入的。我就想,有了官方專車,政府會不會以行政手段強制乘客乘坐呢?恰好,目前還是公車改革階段。不過,最大的麻煩有可能會是,你到了一個城市,就得下載一個APP。本來,為了方便而產生的專車,未來有可能會成為不方便的代名詞,這豈不可笑?
第四,如果失敗了,容易形成巨大的資源浪費。
專車,是純粹的互聯網市場競爭產物,并非官方倡導的產物。如今,官方插進來一杠子,參與競爭。這種競爭,雖然官方占有優勢,可是并不熟悉互聯網運作規律的官方專車,勝算又有幾何呢?成功的話,或許是好事,但先放在一邊。如果失敗了,那就容易形成巨大的資源浪費,想想專車平臺的成本就知道了。而這種浪費,與專車平臺融資的虧損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廣州“如約的士”正在內測,其他地區正在觀望,而專車新規還未出臺,形勢頗為復雜。其實在我看來,“如約的士”很有些計劃經濟做法的味道,不符合互聯網經濟的發展。這種“摻合”,與放權的主流豈不是背道而馳?在我看來,官方管好市場環境就可以了,何必去參與競爭呢?除非,廣州“如約的士”的目的,就是要官方壟斷專車市場!難道,真的是怎樣?
(轉載至網絡,僅作為相關資訊的傳播普及目的,如果原作者發現內容的使用不符合本人意愿,請聯系本站作者或客服,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單付款后十分鐘內,您可以在商城眾網的個人中心查看訂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