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過嗎,有時我們可以以一種別樣的方式去“體會”新聞,而不是閱讀新聞:帶上虛擬頭盔,去體會一種新聞文字閱讀+新聞聲音畫面+身臨其境的感覺。這不是觀看3D視頻,而是未來有可能會出現的報紙閱讀。
就在我們還在為紙質媒體的未來擔憂時,美國紐約時報的大幅度轉型讓我們眼前一亮。也許,紙質媒體的生死轉折點或者叫新的起點就在這里——虛擬現實新聞客戶端!
在傳統媒體行業里,美國紐約時報屬于在互聯網方面進行轉型的先行者,幾乎領先著別人一個甚至一個半的身位。這次,它又給我們帶來了新鮮的玩意兒。日前,紐約時報第一次對外提供了虛擬現實新聞客戶端,這意味著新聞行業將進入“浸入式報道”的時代。據美國科技新聞網站Engadget等報道,紐約時報的這個虛擬現實新聞客戶端名為“NYT VR”(VR為虛擬現實英文簡寫),這是《紐約時報》第一次推出虛擬現實新聞產品。
根據媒體報道,《紐約時報》的虛擬現實硬件將采用谷歌的廉價頭盔設備“谷歌紙板”?!都~約時報》此前表示,將會向讀者免費贈送一百多萬套這種價值幾十美元的谷歌紙板,方便讀者用來閱讀虛擬現實新聞報道。而對于那些沒有頭盔的讀者,《紐約時報》也不會忘記他們,而是制作了前面虛擬現實報道的普通網頁版,用戶可以通過電腦來觀看各種圖片,但是他們將無法獲得虛擬現實新聞客戶端身歷其境的體驗和感覺。
新聞文字閱讀+新聞聲音畫面+身臨其境,這看上去雖然像是電視或電影的變形,但卻給垂死的傳統媒體尤其是紙質媒體帶來了生機,當然前提是技術足夠過硬、“閱讀者”的閱讀體驗能夠足夠好。
在筆者看來,這樣,報紙將越來越像電視臺和視頻網站。因為,他們必須投入大量的精力去拍攝畫面和圖片。不過,由于無人機的飛速發展,實地拍攝畫面的成本有可能會降低,速度也更加快捷。當然,他們也可以和電視臺合作,去購買這些影像。慢慢的,不斷發展的話,紙質新聞媒體將有可能逐漸淡化“報紙”的色彩。而他們與電視臺合作的同時,將更多的和互聯網公司合作,利用互聯網的虛擬現實技術、視頻播放技術。于是,他們在未來可能逐漸轉化為采訪媒體+拍攝媒體+視頻播放媒體+互聯網網站這樣一個互聯網公司色彩更加濃厚的綜合性公司。也許,純粹的“報紙”將不復存在。
而這種形式,可能會很“時髦”,也更加“刺激”。新聞閱讀者,不,應該叫新聞觀賞者,可以非常真實的去體會新聞場景,而不是枯燥的文字和單一的圖片。饑荒、戰爭、美景、盛大的節日、溫馨的婚禮等等這些新聞或者專題,都可以讓新聞觀賞者親身體會。這種形式,會極大地激發讀者、新聞觀賞者“閱讀”、體會新聞的興趣。想一想,某一天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白宮辯論,我們就可以親身體會一下白宮的熱鬧;想一想,某一天俄羅斯總統普京發表了激情澎湃的演講,那我們也可以感受一下這個政治強人的風采。這,不是一般的吸引人了!
但是,這種新形式的媒體,會給傳統紙媒的新聞記者帶來挑戰。因為以后,無人機拍攝采訪會成為主流;而記者出席的采訪,你還得像電視臺記者一樣去錄像。所以今后,記者的飯碗不好拿了。記者的寫作能力會淡化為拍攝能力之后的第二技能,文字也將讓位于影像和聲效。
同時,這種虛擬現實新聞客戶端的媒體新聞,有可能會昂貴,將不再像報紙那么廉價,也不會像報紙那么及時,更不會像報紙有那么多的信息量。這種別樣的媒體,可能會讓新聞變成奢侈品。懂的電視節目剪輯的朋友都清楚,即便是一個片段的電視節目就得耗費很多時間。而費時,意味著成本的提升和售價的提升。當然,有廣告的話會例外,那你得忍受電視一般冗長的廣告。不過,徹底與紙張無緣,對環境倒是一個好的消息。
可是,以上只是理想的想法,不涉及任何干擾,順利發展。紐約時報的未來,不一定會這么順利。因為這種形式的媒體客戶端,紐約時報可以做,電視臺、新聞網站、視頻網站照樣可以做。再說了,看著你做的好,谷歌為何不干脆自己去做,或者讓YouTube去做呢?電視臺與網站,誰都可以做這個,只要與互聯網公司達成共識,這并非一件難事。另外,如今的虛擬現實技術是不是能夠足以保證讀者的用戶體驗,這還是個未知數。
但不管怎么樣,傳統媒體終于找到了一個轉型的好機會,還是值得祝賀。虛擬現實新聞客戶端,或許是紙質媒體的生死轉折點,至少他們可以換一個角度看這個世界。
(轉載至網絡,僅作為相關資訊的傳播普及目的,如果原作者發現內容的使用不符合本人意愿,請聯系本站作者或客服,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單付款后十分鐘內,您可以在商城眾網的個人中心查看訂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