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在線教育最近兩年一直是創業的熱門方向,前段時間看新聞報道,51CTO融資1億宣布進軍IT在線教育領域。我的朋友霍泰穩的極客邦科技也推出了StuQ 教育品牌,占領IT線上和線下教育領域。然而IT在線教育業也不都是一片唱好之聲,一直耕耘IT在線教育領域的極客學院就傳出來了兩位創始人出走的新聞。而CSDN的創始人蔣濤前不久也在軟件開發者大會上說到:「現在創業者要避開IT在線教育方向」。
那么IT在線教育領域是一個好的創業方向嗎?robbin的觀點是:IT在線教育是一個看起來非常美好,但是始終難以挖掘出金礦的坑。因為IT行業的教育需求本質上是「就業」,而不是「學習知識」。
目前中國整個IT技術人員的規模大致是600-800萬,涵蓋了程序員,運維工程師,數據庫管理員,系統集成工程師,應用實施和咨詢顧問等等。這個群體按照工作經驗和工作年限可以粗略劃分為三類人群:
3年以上有經驗的技術人員,具備了足夠的自學能力
1-3年積累工作經驗的技術人員,有初步的自學能力
0-1年剛入行,或者想換方向,或者想找工作的技術人員,基本沒有自學能力
在這三類人群當中,只有0-1年的人有強烈的付費接受培訓的意愿,因為他們想找一份進入IT行業的工作。而目前中國互聯網行業極其短缺程序員,需求缺口極大。很多大學生畢業找不到工作,交了幾萬塊錢去上幾個月培訓班,很多能夠找到8K-10K+月薪的工作。所以各種線下培訓學校之火爆之賺錢是難以想象的。比方說CSDN投資的傳智播客,在2013年收入已經破億,每年還在快速增長,而傳智播客受歡迎的講師,年收入已經過百萬了,這完全是一個暴利的行業,和新東方學校的商業模式如出一轍。
當然線下培訓班雖然暴利,但是不性感呀,老師資源是難以規模化批量復制的,所以很難得到資本市場青睞,發展規模也往往受限。既然IT菜鳥培訓學校如此賺錢,我改成線上授課模式,豈不是可以輕松突破老師的資源瓶頸,比培訓學校賺的還暴利,資本市場不是更看好嗎?正因為如此,在線教育的確是投資的一個熱點,但如果你把事情想的這樣容易,就too simple,too naive了。
你會碰到第一個困境:「菜鳥是沒有自學能力的,有自學能力的就不需要上培訓班了」。沒有面對面的授課和解答,以及集中突擊式瘋狂的學習氛圍,一個缺乏自覺性,又沒有自學能力的菜鳥,根本沒有辦法通過線上學習完成找工作這個目標。所以很多培訓學校的賣點根本就是:「保證你找到工作」,找不到工作退學費。甚至整個學費都不要你交,等你找到工作以后再分期還款,人性化吧?服務到這份上你覺得單純依靠線上的互聯網模式可以實現嗎?
很多做IT在線教育的創業公司沒有看明白這個道理:IT培訓本質上就是「就業」,凡是不能擔保就業率的培訓都是耍流氓。
你可能會說,我放棄做就業培訓,我只做1年以上工作經驗的技術人員在線教育。于是你會碰到第二個困境:「有自學能力的技術人員,通常都是自學,因此在線教育的消費水平是很低的」,已經有工作的技術人員,完全可以跟隨著公司的工作任務和技術方向,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付費接受培訓的意愿不強烈。因此你開個線下培訓班,一個學員可以輕松收幾萬學費,但是苦哈哈把教材搬到線上,收個幾百上千塊錢都很困難,付費的人又少,總收入聊勝于無。那么你是賺容易錢呢?還是賺容易錢呢?
越往上走,IT教育的付費意愿越低。3-5年以上有經驗的技術人員,往往已經形成了自己完善的技術體系,他不需要再按部就班的系統的上某一門課程了,他更需要的是「高人的指點」。很多他沒有想明白的技術難題,他不了解的技術領域,他想確定的技術方案,只需要高人給他點撥一下即可,剩下的自己就知道怎么做了。然而這個「高人點撥」卻是他渴求而往往不可得的。
因此有經驗的技術人員社交的需求就開始旺盛了,他希望認識更多的高人,給自己帶來能力的提升,方向的指引。寫到這里,不由想到了「在行」這個產品。「在行」這種產品形態是有可能在IT行業得以成功的:有經驗的人需要高人指點,而很多好為人師的高人也不介意指點后進,賺點外快,高人也是人,高人也需要生活呀。
當然做「在行」模式也不是沒有問題,最大的問題在于「市場規模」。整個IT行業也就600-800萬人,有經驗的、愿意付費提升自己的、還能找到合適高人的這個交易群體,怎么計算都不會超過100萬。這樣小的市場規模下,交易量能夠做到多大?資本市場是不太會青睞的。除非,拿「在行」模式當成一個入手點,去做IT行業的職業社交,同時把人員群體的范圍擴大到技術人員之外,例如產品經理,產品運營,市場推廣等領域,那么這個方向還是挺性感的。
(轉載至網絡,僅作為相關資訊的傳播普及目的,如果原作者發現內容的使用不符合本人意愿,請聯系本站作者或客服,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單付款后十分鐘內,您可以在商城眾網的個人中心查看訂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