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計劃”是什么?你怎么看待馬云提出的“百川計劃”,角逐電子商務移動端的電商們準備好了嗎?電子商務發展是否真的迎來了新的春天?
阿里巴巴針對無線開發者推出的“百川計劃”,將開放商品數據、用戶賬戶、支付能力等電商資源,這樣導購類APP可以在應用內完成商品展示、下單、支付等服務全過程。這幾乎是阿里巴巴在數據開放方面最“慷慨”的一次。
2009年成立的美麗說以及第二年成立的蘑菇街是電商導購網站也曾經是阿里巴巴的“心頭好”。通過社區的建立、商品再推薦,電商導購網站為淘寶帶去流量和交易量,因此受到阿里巴巴的扶持。然而隨著美麗說和蘑菇街的發展壯大,阿里巴巴感覺到對它們失去控制,淘寶的大量用戶與商家被分流,2012年中阿里巴巴以安全與市場秩序為理由,切斷外部流量入口。
那么這次重新向電商導購應用敞開大門,提出“百川計劃”,阿里巴巴的態度與先前有什么不一樣呢?
1.實現無線端開放更徹底
針對導購類APP,開放的能力有:賬號互通,授權使用淘寶賬戶登陸;APP內閉環交易,自定義的商品詳情頁,專屬的購物車體驗,無跳出的流程閉環;廣告分傭變現,可視化的數據追蹤;大數據共享,消費者與商品數據共享,清晰用戶畫像,智能商品匹配。這解決了電商導購類一直無法解決的交易閉環問題。
已經有一批應用加入百川計劃開始使用這些開放數據,比如整形美容APP“美麗神器”,已經在開放的百川商品庫中完成選品以及交易閉環;寵物垂直領域的APP“遛遛”,將滿足愛寵用戶在線購買寵物食品以及線下預約美容護理的需要。
2.開發者得使用阿里云,實現數據需要回流
開放不是無條件的,阿里巴巴COO張勇說:“幾年前淘寶在PC端的開放,是點狀API開放的方式,這只是單向的推送,我們的商品交易的數據就不回來了。今天我們做的是雙向的交互過程,首先是在安全的云平臺當中,二是數據回到我們的服務器里。”
此言道出了百川計劃之中電商導購開放與2012年之前對美麗說蘑菇街開放最大的區別。開發者降低了開發成本,同時付出的代價是將深深依賴于阿里體系。
阿里巴巴百川計劃的目的什么?我認為是抗衡“騰訊+京東”組合,最大限度地獲取移動端流量。
就在本周一,京東宣布拍拍微店將于近期正式面向拍拍網上所有的企業和個人商家開放,微店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微信導流, 據了解,在前期的內測階段,拍拍微店的訂單中有40%來自于微信,20%來源于手機QQ場景,還有40%則來自于空間、微博、論壇等渠道。
微信這個流量黑洞有可能因此吸走大量的移動端購物需求,對此阿里巴巴不能坐視不理,最好的辦法自然是將移動端購物場景都囊括在自己體系內,無論用戶使用什么應用,垂直導購也好,生活服務也好,只要發生商品交易,都是阿里的流量和數據。
開發者洞見
“接入阿里交易體系,打通商品推廣、交易支付、后臺管理這些確實挺吸引人”,一位開發者指出百川計劃亮點的同時,也表達了他的立場,“但如果這一切是以交換我的移動應用數據為代價的話,寧可選擇不要”。在他看來,這些數據是其團隊的核心競爭力,要是把它都交予阿里,未來肯定處處受制于人。
百川計劃:角逐電子商務移動端,預示著電子商務app移動市場來臨。百川計劃的海量數據幫助APP開發者理解各自的用戶群體,從而提供更精準的個性化服務,移動電子商務必然會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為我們帶來更多生活的便利,移動電子商務必然是大勢所趨。
(轉載至網絡,僅作為相關資訊的傳播普及目的,如果原作者發現內容的使用不符合本人意愿,請聯系本站作者或客服,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單付款后十分鐘內,您可以在商城眾網的個人中心查看訂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