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韓國媒體報道,三星電子已經開發出了全球第一個基于10nm FinFET工藝的SRAM,而這是一種新工藝走向成熟的最關鍵一步。相比之下,Intel、臺積電分別還停留在14nm、16nm。
按照三星準備在ISSCC 2016國際固態電路大會(將于2016年1月31日開幕)的發表的論文透露,三星10nm SRAM的容量為128MB,單元面積僅0.040平方微米,14nm 工藝的SRAM縮小了多達37.5%。
三星強調說,新工藝在盡可能小的面積里實現了大容量緩存,預計可大大縮小14nm手機處理器的面積,并提升性能。
由于制造成本的問題,Intel 10nm工藝已經推遲到2017年,而三星計劃在2016年底實現10nm的商業化,正好趕上后年初的Galaxy S8。臺積電則宣布會在2016年底試產10nm,量產則要到2017年上半年。
多年來,Intel一直是集成電路制造工藝的領先者,而如今Intel直面挑戰。
一、Intel是如何被追上的
集成電路是人類歷史上的重大發明,從小規模集成電路,到大規模集成電路,再到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芯片的價格一直在下降,而計算機被普及到了我們的生活之中。
在過去十多年,我們一直習慣于Intel的王者地位,當AMD,IDT還在用0.35微米的時候,Intel已經開始用0.25微米,讓AMD進化到0.25微米的時候,Intel已經進化到0.18微米。
雖然Intel有時候在處理器架構上會落后于競爭對手,但是工藝總是領先的。無論是PC領域的AMD,還是做大型機的IBM,在工藝上總是落后Intel一籌。
高端的工藝保證了芯片優秀的性能和功耗,而芯片的利潤給了Intel研發的資金,幫助Intel在工藝上繼續進步,如此循環往復,Intel的對手被甩開,Intel獨步天下。
到了移動時代,ARM處理器興起,但是ARM業界代工產品所用的用以依然落后于Intel,業界還在用40nm的時候,Intel已經是22nm了。
不過,最近兩年情況卻發生了變化,在40nm以后,三星和臺積電借著手機SOC銷量大好的時機,加快了工藝升級的過程,從40nm到28nm再到20nm、16nm(三星是14nm),三星和臺積電幾乎一年一大步,快速進步。
而Intel卻一而再,再而三的放慢了工藝升級的腳步,14nm推遲,10nm推遲。如今終于被三星搶了先,Intel工藝之王的地位岌岌可危、
二、有銷量的工藝才有前途
為什么Intel領先了這么多年,卻在短短兩三年內被反超呢?其實原因很簡單,技術終究要轉化為產品賣出去的。
在Intel領先的年代,PC還在快速增長之中,有大量的CPU需求,Intel利潤豐厚,而需求和競爭也一直刺激著Intel改進工藝,研發技術。
所以在PC的增長期,Intel的工藝快速進步,遙遙領先。
但是到了移動時代,情況發生了變化,PC市場連續多年慢慢萎縮,Intel的桌面CPU增長失速。
而另外一方面,Intel的老對手AMD越來越慘淡,幾乎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制造部門賣出去了,設計部門的處理器一直落后于Intel,Intel并沒有太大壓力,研發速度自然也就放緩了。
而在移動領域則完全是另外一個樣子,從2007年開始的,iPhone引導移動革命之后,業界對處理器的渴求是一直存在的,大家希望有性能更好,功耗更低的處理器,并且愿意為之買單。
而代工的三星和臺積電就有大量的資金來升級工藝,更好的工藝帶來更多的訂單,更多的資金,然后繼續升級,幾個循環下來,Intel就被追上了。
首先產品有銷量,才有錢升級,只研發沒銷量,即使是Intel也難以保持技術進步的速度。所以Intel被追上其實是市場出了問題。Intel在移動轉型中先是放棄了ARM指令集,然后自身的Atom功耗下不來,失去了智能手機市場,也就失去了工藝提升的速度。
三、Intel如何直面危機
如前文所說,Intel被追上不是技術研發出了問題,而是市場出了問題,要解決問題就得從市場做起。
Intel有兩條出路,一條重新占領移動市場,靠移動市場的銷量拉動需求。
去年Intel發布了CoreM處理器,性能出色,但是功耗依然不能用到智能手機上,而后續即使Intel有更好的處理器,在主流ARM處理器和安卓系統下也很難有什么作為。這條路困難重重。
還有一條出路是代工ARM處理器,依靠ARM處理器的銷量提供技術升級的資金。
目前,Intel剛剛被三星追上,只要Intel開放代工,依然是目前技術實力最強的,對于蘋果、華為這些廠商有很大的吸引力。
如果Intel能放下面子來做,以其技術積累,重新拉開與三星,臺積電的距離并不困難。
不過,Intel作為長期的領先者和一家老公司,要放下面子,放下經營多年的X86指令集,去做競爭對手的代工還是很艱難的。
而機會稍縱即逝,如果現在Intel選擇不作為,等再過幾年真正被三星趕超,Intel恐怕就會有大麻煩了,因為X86的老對手AMD也是可以找三星代工的。Intel不僅在移動領域會繼續難堪,在桌面和服務器這個傳統市場也會遇到新的挑戰。
危機在不遠的將來,Intel需要果斷。
(轉載至網絡,僅作為相關資訊的傳播普及目的,如果原作者發現內容的使用不符合本人意愿,請聯系本站作者或客服,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單付款后十分鐘內,您可以在商城眾網的個人中心查看訂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