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商城眾網最新獲悉,南沙近日再度迎來跨境電商“大鱷”入水,號稱廣東省最大的跨境電商體驗店——南沙奧買家跨境電商直購體驗中心在奧園中環廣場開業;與此同時,首個交通樞紐型跨境電商體驗店昨日也進駐廣州東站商圈,拉開了廣州跨境電商布局交通樞紐的序幕。
一日之間兩家跨境電商同時在廣州開設體驗店,顯示出廣州跨境電商發展之盛。根據市商務委的數據,今年1~7月,廣州跨境電商進出口達32.2億元,規模在全國試點城市中位列第一。跨境電商的迅猛發展,造就了多方受益的共贏結局。一是消費者,用相對便宜的價格就可以實現“全世界買買買”,不僅花費更少,購買的選擇也更加多元。比如眼下新晉奶爸奶媽若不會海淘,簡直就out到了宇宙盡頭。二是商家,跨境電商帶動了產業鏈上下游一批企業的成長,在展示、物流、貿易、倉儲等各方面,新的經濟增長點正在逐步釋放。廣州跨境電商領先全國,連友誼商店等實體商家也紛紛投入到這一領域中來,未來廣州的跨境電商交易額呈現穩定而持續的增長,并不會讓人感到意外。
但在跨境電商成為炙手可熱的“香餑餑”之際,作為先行者的廣州更應冷靜下來分析這一行業的商業模式和未來趨勢。實際上,跨境電商行業的興起與發展,固然與人均收入提升、消費欲望升級等客觀環境有關,但近兩年來呈現出爆炸性的增長,與政策放寬存在相當明顯的依存關系。一方面,跨境電商必須經由國家有關部門的批準才能開放試點,未取得相關資格的城市無法進入這一行業。這實際上給首批獲準試點的廣州提供了先天的政策壁壘。另一方面,跨境電商的盈利模式,目前主要是由于其對應的進口行郵稅比一般貿易稅較低,有業內人士估算一般貿易的綜合關稅將近40%,而跨境電商只有10%。
綜上,我們應當認識到這一行業的準入門檻、盈利空間都與政策寬嚴息息相關,不排除未來政策一旦變動,行業內就可能面臨新一輪洗牌。具有先發優勢的廣州當然要用足政策優惠,但不能過分依賴政策優惠,除了關注交易額大小之外,更重要的是盡早在制定行業標準、規范中一步一步建立廣州的獨有優勢,自己為自己創造“先發優勢”。
在管理學上有句話叫“三流公司做產品,二流公司做品牌,一流公司做標準?!北热缣詫毦W絕不僅是把實體店開到線上這么簡單,開創“好評差評”的消費者反饋體系、建立線上支付的支付寶等舉措,不僅完善了淘寶網的業務閉環,更成為其他電子商務企業紛紛復制的行業標準。這一理念,應用在跨境電商的城市競爭中也是成立的。當交易額不斷擴大以后,參與其中的市場主體越來越多,貨不對版、售后缺失、維權不暢、信用評價缺位等等很多問題就暴露了出來。廣州要在這些方面先行一步,為跨境電商行業構建訂立標準和規范,掌握行業話語權。唯此,才能讓廣州的跨境電商行業保持長久的競爭力,減少因政策、市場變動而帶來的不利影響。
(轉載至網絡,僅作為相關資訊的傳播普及目的,如果原作者發現內容的使用不符合本人意愿,請聯系本站作者或客服,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單付款后十分鐘內,您可以在商城眾網的個人中心查看訂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