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很多趨勢一樣,O2O 并不是它所代表的 Paradigm Shift 最好的命名,但我想與其拘泥于名稱,我們更應該探討這風潮背后,有什么值得O2O創業者注意的顛覆機會。
O2O = 服務的電子商務
如果我們把從 1995(瀏覽器開始普及)發展至今的主流電子商務,定義為”通過網絡購買實體商品“,那么所謂的 O2O,其實就是“通過網絡購買服務”,如此的消費行為 ─ 因此我比較喜歡稱它為 Service EC (S-EC)。
通過網絡購買之后,實體商品主要通過物流傳遞到消費者的手上。相對的,通過網絡購買之后,服務往往沒辦法被遞送到消費者面前,因此通常要由她親自蒞臨該餐廳、發廊、SPA、健身房、瑜伽教室,才可以享受到訂購的服務 ─ 也因此才會有 Online to Offline,也就是把消費者從線上帶到線下,O2O創業的藍海一下被挖掘出來,原來眾多服務行業的藍海正在納入O2O創業者的視野中,O2O成為資本向往的地方。
智能手機 = 服務電商化的圣杯
這樣的消費方式其實從有網絡以來就可以被提供,也一直有人試著提供,但礙于傳統電腦的限制,一直很難把體驗做到極致 ─ 消費者往往需要列印出單據,然后再去店里使用,這樣的步驟不僅麻煩,也會大大降低轉換率。
而自從智能手機普及以來,消費者不僅隨時隨地可以上網,也隨時隨地可以通過手機來提供身份認證,因此大大改善了環境的限制。智能手機提供了O2O發展的終端設備,讓O2O進一步影響人們的發展觀念。
服務提供者的上網化
另一方面,如果網絡平臺本身不是最終的服務提供者,而必須要和所謂「本地店家」合作,那么在過去整合上也非常困難。除了必須要求店家安裝電腦、網絡連線,還必須教育每個店員使用店家端的軟件。現在,每個店員也都有智能手機了,只要把店家端的 App 設計好,讓店員能夠通過網絡與消費者溝通、現場認證,都變得容易許多。設備便利化提供給了O2O發展的一大便利。
13.3 兆的機會
如果說傳統商品電商顛覆的是實體零售業,那么光在臺灣這個市場,它的上檔機會是年 3.8 兆的總體零售年產值。以目前傳統 B2C 與 C2C 電商約 4,000 – 5,000 億的總年營業規模估計,目前的商品電商的增長進度約 12%,也就是說未來還有 8 倍的成長空間。
另一方面,O2O 電商顛覆的服務業,光在臺灣這個市場,它的上檔機會是高達 13.3 兆的泛服務業年產值。目前服務電商的總年營業額恐怕不到 1,000 億,因此增長進度不到 1%,還有 100 倍以上的成長空間。O2O是O2O創業者未來的。
O2O 有哪些機會
所以所謂的泛服務業,到底有哪些子類別,可以供 O2O 創業者嘗試?我根據統計處的資料,整理出了這個表格。
如果根據年營業額排序,會是這樣的樣貌:
由表中可見,泛服務業中有相當多垂直行業,數字化程度都還很低,可以預見在未來的 5-10 年,都有機會被網絡所顛覆。當然,這些產業許多非常傳統,因此要顛覆它們,不僅需要了解網絡的技術,也要深入各行業的 Know-How。但不諱言的,我認為現在要創業的話,O2O 服務電商中,還有相當多的機會可以追逐嘗試。
O2O發展需要一幫創業者前赴后繼的去追逐!
想要了解更多關于互聯網最新資訊,請關注專業商城導航-商城眾網。
(轉載至網絡,僅作為相關資訊的傳播普及目的,如果原作者發現內容的使用不符合本人意愿,請聯系本站作者或客服,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單付款后十分鐘內,您可以在商城眾網的個人中心查看訂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