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鮮蜂成立以來,憑借“中國式創新”的商業模式,一度登上各種新銳榜,其物流眾包模式在電商中頗為獨特。今年來,京東到家、Dmall等興起,外界看來,好像愛鮮蜂一下子遭遇到各種巨頭,相同的模式,和巨頭競爭,有幾成勝算?
愛鮮蜂是做什么的?
愛鮮蜂是一家O2O社區電商平臺,專注于社區最后一公里配送,定位為“掌上1小時速達便利店”。愛鮮蜂的路子是互聯網+便利店,愛鮮蜂提供平臺和部分貨品,便利店接單,配送到用戶手中。
主打一小時閃電送達,愛鮮蜂的目標人群是年輕群體,滿足年輕人的及時、主要、高頻需求,因此主要品類包括水果、鹵味、海鮮、乳制品、零食、急需品等“需要在1個小時內送到”的貨品,而不做需求周期性比較強的,包括米面糧油等。品類上更像小而及時的便利店,而非大而全的超市。
貨品上,重點品類自營,包括水果、鹵味、海鮮等,夫妻便利店從愛鮮蜂進貨,愛鮮蜂產地直采。非重點品類,夫妻便利店從其他貨源進貨。
配送上,眾包物流,夫妻便利店店主進行上門配送。
夫妻便利店創業平臺
如文章開頭所言,外界的擔憂在于,巨頭來了怎么辦。愛鮮蜂的回答是,二者之間有很大區別,不是大家想的那樣。
從上圖可以清晰地看出,雖然都做的是O2O及時上門的快生意,但是每家都有著這樣那樣的區別,愛鮮蜂的主要特點有兩個方面,一是合作對象是處在傳統零售業中競爭力較弱的夫妻便利店,二是重點品類商品自營。
與便利店的合作,來自于創始人張贏的工作經歷。早在2012年,愛鮮蜂之前,張贏就已經開始與“夫妻店”的合作模式嘗試,通過互聯網手段給小店帶來實際的利益,又能滿足消費者需求。愛鮮蜂成立后延伸升級了這個模式。據愛鮮蜂方面稱,這種共享經濟的模式比滴滴要早。
愛鮮蜂+便利店,基于二者的理念相同。就像當年711創始人鈴木敏文認為的那樣,大型商超興盛,便利店也很有存在的必要。便利店在城市中密布,提供的是家門口的便利,愛鮮蜂提供的是“一小時送達”、急需的便利,因此二者可以合作。
二者具體合作上,愛鮮蜂一是通過集中采購、直采,降低貨源成本,讓利給夫妻便利店,二是對軟硬件技術進行升級,提升夫妻便利店的效率、帶來實際的客源,幫助夫妻便利店“少干活,多掙錢”。
反過來說,正因為夫妻便利店足夠密集,在配送時間上才會有真正的優勢。物流企業的一大優勢比拼就是比布點密集度,愛鮮蜂模式同理,因此才能做到“一小時送達”。
在自營方面,愛鮮蜂的考慮是,夫妻便利店太零散,通過愛鮮蜂集中采購,可以產生規模效應,同時服務優質的夫妻店還可以得到愛鮮蜂的激勵。“愛鮮蜂和便利店聯系如此緊密,愛鮮蜂其實更像是他們的創業平臺。”愛鮮蜂方面負責人表示。
不只是一家生鮮電商
或許是因為“新鮮美食 閃電送達”的口號,愛鮮蜂常被外界認為只是一家生鮮電商。如上文所述,愛鮮蜂自己的定義是O2O社區電商。不過生鮮水果所占比重確實不小,且主要是走產地直采模式,鹵味、乳制品、海鮮鮮食、生活必需品也占了很大比例。
對此,愛鮮蜂方面表示,生鮮是愛鮮蜂平臺的強勢產品,水果是用戶需求較大的一個品類,對滿足用戶需求和商業競爭都有重要意義,直采的好處則在于,一方面供應鏈更穩定,價格長期有優勢,另一方面,對當地傳統經濟結構升級有重要的意義,比如產地當地政府、農業局等,都會非常重視,落在實處是能讓當地老百姓在家鄉就得到就業機會。
據了解,愛鮮蜂于2014年5月上線,目前已經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佛山、蘇州、杭州、南京等主要城市上線。目前已有1萬多家夫妻便利店接入了愛鮮蜂平臺,為了保證服務質量,愛鮮蜂會給合作的“夫妻店”進行培訓,還會提供春夏秋冬四季的LOGO服裝、統一的產品包裝,特別優秀的店還會打上愛鮮蜂店面LOGO。
在上線之初,愛鮮蜂獲得清流資本1000萬元天使投資。2014年10月,獲得紅杉資本領投的2000萬美金A輪融資。2015年年初,獲得B輪融資,估值已達3億美金。
(轉載至網絡,僅作為相關資訊的傳播普及目的,如果原作者發現內容的使用不符合本人意愿,請聯系本站作者或客服,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單付款后十分鐘內,您可以在商城眾網的個人中心查看訂單信息